老子: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上之,而不知厌。(此句从严遵本)
以其不争,【帛书乙本:不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雅迪希:
1、此章比较好懂,圣人要谦下、不争。大智慧有四个来源,仰望星空,观苍海,登临高山,沙漠闭关。想称大的都不可能为大,谦下不争的反而为大,江海就是眼前最好的例证。
2、河上公注:“欲在民上,法江海处谦虚。欲在民之前也,先人而后己也。”我觉得这是从世人的角度来看两个欲字。圣人之上,是天眼中之上,圣人之先,是天眼中之先,不是人眼中的上和先。这样理解也是能说过去的。
3、圣人是道的化现,无形无名无心无欲,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如此处上,民不感其重,处前,民不感其害。上民不是圣人所欲,而是“天下乐推而上之”。
4、河上公注:“言人皆争有为,无有与吾争无为者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