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622天,2024.07.27
“中庸之道”、“平衡之术”、“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这些是古人的智慧。我理解它们都在强调一个度,即“适度”。这个“度”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生活环境、成长的时代背景、家庭氛围、性格、职业、认知、眼界、阅历等等,所以,每个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或感知合适的“度”。“度”涉及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感受、思维活动等方方面面,非常的宽泛,比如吃喝玩睡都要适度,否则好事可能变坏事、益处变害处。再如,反思,反思是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上总结经验教训。目的是让人们通过反思看到自身的优势与资源,以及在遇阻、受挫的地方看到不足,然后更快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成长。反思不是为了追因,而是“经一事,长一智”,但过度的反思,可能会让人陷在自责、抱怨、自我攻击、自我否定中,形成内耗与枷锁 ;再如焦虑,适度焦虑可以让人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定制计划,迎接挑战。而过度焦虑,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带来痛苦。所以“中庸之道”与“平衡之术”其实是一致的,都是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所以,舒度是个人的标准,与其他无关。如果能够屏蔽或者做到不受他人影响而只关注自己,那么或许烦恼就会少一些。 所以舒适度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如果你想突破,那么就没有束缚与限制,只是度的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