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中有个“你有过哪些难忘的读书经历?跟同学分享一下”的活动。学生进行的很好,很受启发,记录如下。
【书的故事,我们慢慢读】
关于这个活动,从开展的效果来看,学生是更投入,也更感兴趣。
为什么呢?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第一个活动是名言警句赏析,这六句话大家都知道,你如果只是简单地解释其含义,谁听呀?如果不能说出点自己的思想来。
第二个活动是分享难忘的读书经历,这个经历是人各不同。好奇是人的天性,你分享自己的独特的难忘读书经历,肯定和别人的是不重复的,大家都认真听,也就很自然了。
在学生进行分享活动的过程中,我有四点感触较深。
一个比喻,一种感受,一种体会,一种爱好。
一个比喻。
一名学生把读书比作在水池里游泳。当然,他打这个比喻主要是用来告诉大家要读有一定难度的书。如果只是读浅层次的书,就好比在一米深的水池里游泳,是找不到游泳的感觉的。
我对这个比喻进行了拓展。这个比喻有多重含义。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最好读在难度上与之相适应的书籍,这就好比人在水池里游泳,成人在一米深的水池里游泳固然没有乐趣,三四十的小孩在大海里畅游似乎也不合适吧。所以,在不同的年龄段,最好读合适的书,正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才发布了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必读书目。②水池里的水质不同,对游泳的人的健康是有不同影响的。读好书,就好比在干净的水池里游泳,读经典,就应该是在泉水中畅游吧。而读流行的网络小说,比如玄幻、穿越、盗墓、色情、凶杀、暴力等书,我想,应该类似于在废水、污水中,甚至是毒液中扑腾吧,淹不死你也会臭死你,熏死你、甚至会毒死你。
一种感受。有个学生提到自己喜欢上一本书,先是在网上阅读,后来感觉“网上阅读缺乏真实感”,于是就买来纸质书阅读。这种“网上阅读缺乏真实感”的体会,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只有那些喜欢读书,能够走进书籍世界的人,只有那些内心充盈,或者是希望内心充盈,希望诗意生活,希望灵魂生活更高贵的人才会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一种体会。有个同学提到自己喜欢读书,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新书可读,但又想解馋,只好再回过头来翻看以前看过的书,感觉对那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这种体会让人惊奇,更让人欢喜。原来,书并不是读一遍就完了的。书是可以反复阅读的,这就是名人说说的“好书不厌千遍读”“常读常新”。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好书是需要千遍读的。不信,你现在再读一读以前感觉比较有趣的书,会不会有新的理解。这估计就是读书过程中的陌生化吧。
一种爱好。有个同学说自己特喜欢看历史书,还分享了自己知道、购买、阅读《万历十五年》的经历和感受。喜欢历史好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虽然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一旦打扮之后,就固定下来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是最不会说谎的。另外,“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吸取经验,警惕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尊重历史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喜欢历史就是创造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