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桥
凡是识文断字的人,一生中有一段时间都会或多或少地与书为伴。有的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料,会把书读一辈子,而且读出名堂来;有的人,天生就与书憋着劲,一读书头就会疼,或者,读完书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大家却都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今天,提醒我写点与读书有关的文字,是缘于“4•23”读书日。这个日子,相信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就连标榜成“爱读书”的我也是“临时抱佛脚”从媒体上得知的。不过不要紧,记不得读书日,并不等于不爱读书,就像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并不等于不孝敬父母一样。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关于由来,据说与西班牙的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一天,公主被恶龙困在深山中。勇士乔治独自一人来到深山发现被困的公主,经过一番战斗,乔治战胜了恶龙,成功解救了公主。公主便将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乔治,从此,书便成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公主被解救的这天,被人们称为“圣乔治节”,妇女们会赠送一本书给丈夫,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传说总是美丽的,其实,4月23日这天是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忌日。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这天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设立读书节,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很有必要。然而,读书对我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女儿说,这辈子我得益于书也受困于书,在我想读书时没有书,不想读书时书却成了搬家时最大的累赘。这种思想可能与“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违背,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读的书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
在长到应该去学校读书的年纪,我是跟着两个姐姐和村子里年纪大的同族稀里糊涂地背起书包去上学的,根本不知道上学读书是为了啥。当时,贫瘠的桫椤塬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教室就是几孔废弃的破窑洞,老师也都是勉强读完初中或小学的返乡青年,说是教学生识字,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有认识多少字,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们姊妹五个只所以都能迈进学校的门槛,一是家族里崇文尚武的家传;二是父母亲“一只羊需要放,一群羊也是放”的原始朴实的想法。不成想,父母的这一决定,让我享受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好处。
我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知识无用论”盛行的那几年。不知道小学是怎么毕业的,只知道那时候没有书可读,翻来覆去就只有语文和算术两本书。在语文和算术当中我喜欢语文,所以,没用多长时间我就把语文课本从头到尾背了个尽光。也有同学不知从哪弄来一两本皱皱巴巴的小人书,大家都想抢着看,但这时候小人书主人的尾巴翘得比天还高,如若不拿馒头或“洋糖”换是不给看的,很有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架势。我是小寡妇看花轿——干着急,因为,我既没有白面馒头,也没有“洋糖”,只能等着没人交换时厚着脸皮蹭着看一会。就这样,我断断续续地看过一些四大名著改编的小人书,总算填补了没有课外书的空白。现在小孩子们读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还有中国的《神笔马良》等儿童读物都是我在苦干年后才知道的。
到了初中,功课并不算紧张,家庭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回家后为了躲避劳动就想找书看,但那年月父母哪里还有闲钱给我买书呢?再说了,即使有钱,也没地方去买啊。偏僻的桫椤塬,卖东西的地方就是有几间平房的供销社,里面除了油盐酱醋及农用物品外,剩下就是少得可怜的写字本和纸张等学杂用品,课外书是绝对没有的。
等到进城上了高中,我才知道还有专门卖书的“新华书店”,而且高大、宽敞、洋气,里面的书是要有尽有,就看你的腰包鼓不鼓了。这对于吃了上顿还要考虑下顿的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所以,我没事就常往书店跑。慢慢地我就发现,只要不把书拿出书店,你站在书店里看多长时间都行。于是,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出现在学校对面的新华书店里。一来二去,书店管理员知道这是个爱读书的后生,就都会主动地把新书推荐给我,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因此,高中阶段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高考取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然,我可能到现在还走不出桫椤塬。
读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刻意而求之,只要你把功夫用到家,往往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正如有好事者向一位智者求教:“读书有什么用呢?”答道:“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也是一样,你可能会忘记作者的名字、书名甚至书的内容。但是,你读过的书会成为你的气质、思想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底蕴。”
近几年,我常常学着写一点“豆腐块”,虽然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恼,但发现年轻时读过的书还真都派上了用场,尤其是古诗文。你若要把文字写得很优美、有情致、能吸粉,就一定要有古诗文打底。我如此这般乐此不疲地写作,纯粹是因为喜欢写作,也是为了促使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读到老”。
每年的“读书节”前,我总想写一点东西,或者捧读一些经典著作,学习古人“焚香沐浴,品茗涵咏”的境界,使手机暂时远离自己;使眼睛予以休息;使心灵得到慰藉;使性情得以怡养。但是,手中的书没读几行,瞌睡虫就会找上来,是力不从心还是心有旁骛?我不得而知。
然而,读书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是寂寞孤独时的开心伴侣。读书一旦成为习惯,生活便不再乏味;一日不读书,心情便不会舒畅、身心就不会自在。诚如运动达人常说,“一日不锻炼,浑身便觉僵硬,心中像缺点什么,更有种罪责感”。但愿“读书节”不是昙花一现的活动形式,而应如餐饮食宿一样每日不可或缺。
我爱读书,因为,书是百花园,它将带我走进梦一般的天堂;书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走向黎明的躯干;书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我奔向美好生活的心田!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作者简介: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