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逃避自由》艾里希·费洛姆

《逃避自由》艾里希·费洛姆

作者: 龙小敏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1:07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看得我脑袋发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个人与社会,家庭的捆绑,我们在成为独立自由个体的路上会面临着两种选择:①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②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第五章逃避机制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举一个书中的例子,具体讲了受虐者和被受虐者的关系。施虐者与其施虐对象关系之间的一个方面,这里有必要专门加以强调,即,他依赖于施虐对象。

由于受虐者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期望施虐者应是另外个样子:他似乎强大无比,完全统治了受虐者,受虐者则怯弱臣服。所以很难想象强大的一方怎么会依赖于他所统治的一方。不过,深入的分析却表明这确实是事实。施虐者需要他所统治的人,而且是非常需要,因为他的力量感是植根于统治他人这个事实的。这种依赖有可能完全是潜意识的。

故此,比如,一个男人可能会极恶劣地虐待妻子,并反复告诉她可以时离开家庭,那样他会非常高兴。她常常被吓住了,根本不收试一试而且他们都将继续相信男人说的是直的。但如果她鼓足勇气宣布要离开某些始料未及的事就会发生在他们两人身上:男人会绝望,立刻软下来哀求她不要离开,他会说离开她他将无法活下去,会信誓旦旦地说他是多么爱她等等;女人由于不敢主张自我,就会容易相信他,改变主意答应留下来。此刻游戏又重新开始了。男人仍循旧习不改,女人则发现越来越难与他共处,遂再次爆发,男人再次服软,女人又留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种怪圈循环往复地存在于不计其数的婚烟及其他人际关系中,从未被打破过。在他说是多么的爱她,离开她便无法活下去时,他是否在撒谎?就爱而言,它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所说的爱的含义是什么。就他所说的离开她他就活不下去而言,这完全是直的,当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

离开她他当然没法活,或者至少离开某个他人他就没法活,这是由于他觉得他人是自己手中无助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关系受到解体的威胁时,爱的情感才出现;还有一些情况下,施虐者非常明显地“爱”那些使他感受到自己的权力的人。

无论对自己的妻子、子女、助手、侍者,还是对沿街乞食的乞丐,他都有一种“爱”的情感,甚至因自己能统治这些人而对他们感激涕零。他会认为他想主宰他们的生活,是因为他太爱他们了,实际上,他“爱”他们是因为他主宰了他们。

《逃避自由》艾里希·费洛姆

相关文章

  • 《逃避自由》艾里希·费洛姆

    这本书看得我脑袋发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个人与社会,家庭的捆绑,我们在成为独立自由个体的路上会面临着两种选择:①...

  • 成长就是再造一个“子宫”

    成长就是再造一个“子宫” 艾里希·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谈到个人的生命历史时说:“在个人完全切断束缚他进入外面...

  • 单向街书店 #2017读十本好书# 书单

    书目: 《焦虑的意义》(罗洛· 梅)《逃避自由》(艾里希·弗洛姆)《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马斯洛)《千面英雄》(...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七)

    1 书中的第一章说,个人魅力论。 艾里希.费洛姆对于个人魅力论的根源和所谓成就就有很深的见解,他说现在我们会遇到这...

  • 逃避自由 | 自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1,你在逃避自由吗?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的经典论断,然而仅从书...

  • 爱的艺术

    今天翻阅了艾里希·费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中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

  • 剽悍输出(第一天)

    #得到听书 #《逃避自由》 埃里希.弗洛姆 #《群体性孤独》 雪莉.特克尔 #《单身社会》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

  •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书声2020/JaneShi小鱼 关于作者 艾里希.佛洛姆1900年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1922年在海德堡获哲学博...

  • 你为何总在「逃避自由」?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艾里希·弗洛姆 《逃避自由》是一本短小精悍的大书,看似前后矛盾,实则不然。之所以说短...

  • 【心理学课】20180504 解读:《逃避自由》

    作者介绍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逃避自由》作者,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避自由》艾里希·费洛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h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