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在逃避自由吗?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的经典论断,然而仅从书名来看,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既然自由对于个人如此重要,那为何又要逃避自由呢?
《 逃避自由 》对此,弗洛姆给出了心理学意义上的回答——自由虽然给人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然而,在弗洛姆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自我、逃避自由,他们无法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进而转向极权主义,这才有了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极权统治。
而且,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逃避自由的趋向不仅极权国家有之,民主社会亦然,弗洛姆在书中指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让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
正是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孤立与无能为力感为极权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温床,使后者生生不息,即便像美国这样如此崇尚民主与自由的国度也无法抵挡它的侵袭。
这一点从1967年在美国加州一所高中里发生的“浪潮”事件就能看出,在法西斯被当作“过街老鼠”的今天,成为纳粹也只要5天时间,那头“恶魔”其实并未走远,它就潜伏在我们心中。
正因为极权主义的威胁无处不在,弗洛姆才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将全部精力倾注在“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这一紧迫性问题。当然,他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综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将个人心理结构与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读。
是的,这本书也只是给出了解读,它“只是一种诊断而非预言,只是一种分析而非解决方案”,但弗洛姆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精准地发现了现代人的心理病灶,使得我们能够对症下药,故而此书“也能给我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用弗洛姆的话说,就是“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因此,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了系统而强烈的批判,这些真知灼见在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2,为何人要逃避自由?
要想搞清楚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原因,必须先理解自由的含义。除了摆脱外在的束缚,如自然、教会、专制国家等的统治,自由还意味着战胜内在的“心魔”,前者涉及社会经济因素,后者涉及人的因素(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弗洛姆正是将矛头对准现代人性格结构中的那些动态因素,它使得人们在法西斯国家里想要放弃自由,并像瘟疫一样在公众间迅速蔓延。因此,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负担,使人无法承受,进而竭力逃避它?
那么自由会变成负担吗?弗洛姆的回答是肯定的,他首先分析了人性中必须永远得到满足的强制性需求,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生物化的需求,或者叫自我保存需求,如饥、渴、睡眠等,此类需求植根于人的物质机体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得到满足,因而构成我们行为的首要动机。
第二种是社会化的需求,同样刻不容缓。尽管它与肉体过程无关,但却深植于人类模式的本质与生活实践中,即人需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联系,以免孤独。
弗洛姆认为,如果一个人完全感到孤独与孤立,就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不过,这种与他人产生的联系并不等同于身体的接触,例如在斗室中信仰上帝的僧侣,他们虽然与世隔绝,却在精神上与世界相连,所以并不孤独。
相反,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有时却完全感到孤独,就像有些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种孤独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像尼采晚年那样患上精神病,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孤独”,它与物质孤独一样难以忍受,但后者只在包含精神孤独时才无法忍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逃避精神孤独的迫切需求,正如巴尔扎克在《发明家的苦难》里所描述的:“人惧怕孤独。一个人,无论是麻风病人还是囚犯、罪犯,他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找一个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伙伴。为满足这个生命自身的愿望,他竭尽全力,倾其所能,终生不渝。”
那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强烈地惧怕孤独,孤独与自由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3,人为何惧怕孤独?
首先,人惧怕孤独的原因有二:
一是人要生存就必须与他人合作,即便是像荒岛余生的鲁滨逊也要有个“星期五”为伴,而且人在幼年时极其脆弱,刚一出生就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存活,否则便会夭折。
二是人有主观自觉意识,能认识到自己是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异于自然及他人。尽管这种认识的程度各异,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一波永恒的难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生命有何意义?
由于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及他人的区别,意识到衰老、疾病和死亡,意识到宇宙的浩瀚无垠,我们势必会深感自己的渺小无力与微不足道。
除非有所归依或找到归属,除非生命有某种意义和方向,否则我们就会感到自己像一粒尘埃,被个人的微不足道感压垮,最终失去生命。
这便是我们惧怕孤独的原因,所以我们才会尽力避免孤立与精神孤独。
4,孤独与自由是何关系?
接下来,再说孤独与自由的关系。
这要从我们的生命历程谈起,当儿童出生后脐带被割断,标志着婴儿独立于母体,由生物胚胎变为真正的人,而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自由与独立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个体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然而,这种进程却是福祸相依的。
“福”的方面是自我力量的增长。儿童在肉体、情感和精神上越发强壮,各方面的强度和活力都在增加,自我意识日渐形成,人格结构也逐步完善。尤其在受教育之后,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进程。
“祸”的方面是孤独感日益加深。起初婴儿在心理上与世界和母亲结为一体,长大后则同世界和母亲分离,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要独自面对外界挑战。然而与世界相比,个人觉得微不足道,世界强大无比且危险重重,由此个人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感和焦虑感。
于是,为了克服这种可怕的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自我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但这种冲动也会导致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一是臣服倾向,即个人为摆脱孤独与焦虑的折磨,选择臣服于一个外在权威,如领袖、宗教、国家等,此时人便产生了逃避自由的强烈冲动,哪怕丧失自我也在所不惜。
二是自发活动,即个人积极地与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主要表现是人的自发活动,这种活动忠于人的自由意志,同时活动并非指“做某事”,而是一种创造性特征,而最典型的自发活动就是爱与劳动。
其中,爱不是把自我完全消解在另一个人中的那种爱,也不是拥有另一个人的那种爱,而是在保存个人自我基础上,与他人融为一体的那种爱。
同时,劳动也并非为逃避孤独的强迫性活动,它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主宰也不是崇拜,而是一种创造,人在创造活动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至此,我们得出了自由对现代人的双重含义,它是模棱两可的:
一方面,个人摆脱外在的权威,日益独立;
另一方面,个人日益觉得孤独,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无能为力。
而我们终此一生要做的,就是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与臣服,找到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