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呱呱
前几日,收到作者熊逸笔下的《人生四时,唐诗九味》后,发现唐代诗人对待爱情的描绘,确实让人忽然有一种对爱情的神往。
《人生四时,唐诗九味》是一本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况味来解读唐诗作品的文学类书籍。
作者熊逸是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作者擅长解剖中国传统文化,且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难怪说唐诗已然达到了诗歌的顶峰,尽管彼时一些诗人穷困潦倒,但他们对精神上的追求,的确比我们现代人要高。
即使境遇再不济,他们也能给自己经营出一座心灵港湾,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在他们眼里总有可以退守和疗伤的地方,我想这个地方便是对精神食粮的追求,也就是写诗。
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文人歌颂的题材,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爱情的态度都不一样,每个时代对爱情的追求也不一样。
在古代,哪怕你已经有家室,但倘若你还能遇到心仪的女子,那也是可以收纳为妾室。
彼时的爱情,亦很简单,大多数在结婚前,并没有见过面,只要父母同意,门当户对,亦或是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便可成亲。
到了近代,爱情是自由、纯粹的,也是狂热了,只要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便可结为连理。
在才女张爱玲看来: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可到了如今,虽说爱情也被世人追求着,可似乎少了些纯粹,决定两人能不能在一起的,并不是3观是否契合,而是外貌是否能吸引对方,只有外貌先吸引了,才能有后面的故事。
而且到了结婚的阶段,会先考虑对方父母身体好不好,有没有退休保险,对方家里有没有弟弟妹妹需要养育,对方有没有房子,车子,工作好不好,等等,如果都满足了,才可以结婚。
当然也有例外的,为爱情奋不顾身,抛开柴米油盐的步入婚姻殿堂的。
而唐代有不少诗人书写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诗句素来令人心仪向往,所以就有了“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诗句。
而因为李商隐博览古籍,看过不少杂书,其中不乏有神仙和各种灵异的记载,所以李商隐的诗里,有很多暗含的意象,倘若不是如今网络发达,可以上网搜索,但放在古代如果没有博览群书,很难读懂。
李商隐的诗句中,我最为喜欢的是《碧城三首》,这首古诗分为三首,每首的视觉都不一样,第一首从旁观者的角度,第二首、第三首则是以当事人的角度书写。
据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自己第一个深爱的女子柳枝,可缘分就是这般奇特,她另嫁他人。
为了走出这段失意的恋情,李商隐登上了玉阳山,他希望通过修道之心,来减少失恋的痛楚。
却不曾想,很快,他又爱上了另一个女子宋华阳。
宋华阳,她是公主的侍女,陪同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
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百余米。
他们相爱后,似乎宋华阳怀孕了,被公主发现了,自此,李商隐再也见不到宋华阳,更不知其所踪。
我尤爱第二首: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个痴情男子的暗恋之情,望着你的影子,听着你的声音,尽管我们离得很近,可是却无法相见,已然很可怜,玉池里的荷叶极为茂盛,我对你的爱,就像这池中茂盛的荷叶般,只增不减。
我猜这大概就是在说李商隐自己和爱人宋华阳,明明离得很近,却无法在一起的悲伤之情。
有时候,比起你不知道我爱你,更让人难过的是爱而不得。
合上手上这本《人生四时,唐诗九味》后,发现人生四时,不过是春夏秋冬,而唐诗的九味藏在书中,需要你自行慢慢体会。
有时候,深觉最好的时光不过是饮杯茶,在太阳底下看诗词,学习古代诗人看待事物的境界。
愿我们都能从诗词中读懂诗人的意境,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