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需要一个表达自己的方式,一个出口,这个出口也许来自社交,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微信支付大会收获了很多,可说不可说的,还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让所有的想法沉淀,该付诸实践的去实践,该放下的就放下。
9号晚上张小龙的演讲,我坐在会场的几乎最后面,却并没有很激动,也没有那么期待。他的演讲我感受到了真诚和他的坚持,但似乎内容又太多,我没有能够立即就抓住重点。也没有用一个合适的工具去进行记录,因为不够用心吧,我听的不够认真,期间还在和领导或者其他同事聊天。现在回想起来,有些遗憾,但是,也不遗憾。因为理解总是有一个过程的,尽管在当天晚上就理解了张小龙做微信的哲学,但第二天随着小伙伴们的分享和讨论,许多人撰写的评论,脑海里的拼图逐渐呈现出来。
最终还原成了几个字:理性的善意和真诚的坚持。
微信首页
在微信首页那个遥望地球的小人,就是我们自己吧。看起来,有些孤独。而地球的那一边,就是全世界的人,有些你会认识、熟悉,有些一辈子都不会。微信也许就是将月球上的你连接到他们的工具,穿越时空的界限,抵达你。一切就从此开始。亲密的重要的朋友,和一个和亲密的朋友分享生活的空间。日常沟通聊天的小伙伴直接聊天,联系不多的小伙伴就在朋友圈里相互关心。那个时候,因为链接,所以不那么孤单。而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朋友圈在不断变化,熟悉的朋友开启了新的旅程,你也不断认识新的伙伴。有时你们仍然彼此关注,只是不需要聊天,就简单的点个赞吧,不用多说,自在心中。现在也依然如此,这一点,似乎没有变过。当你看到关心的好友给你点赞,你会开心,会觉得联系也许从未间断。
朋友圈就是你
渐渐的,除了社交的本质功能,朋友圈变成了你。你发的照片,吐过的嘈,转发的公众号,是你的生活、你的喜好、你的快乐、你的忧伤、你的追求、你的思想、你的呐喊。这些是你的记忆,这些记忆改变了你,陪伴着你一路向前。所以微信,已经成为了一个另一个你,电子化的你。这个你,有部分是真实的,在朋友圈里都是可以理解你的小伙伴的时候,在你可以放下自我防线纯真做自己的时候。这样的时候,你的宣泄会有伙伴关注,你会被关心,真诚又温暖。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你人生旅途的伙伴,伴你同行着,也许会给你打电话或者约你出来聊天,给你鼓励和支持,还有一个拥抱,成为了你前进的力量。而伴随着陌生人的加入,伴随着一些亲人、朋友、领导的加入,慢慢地,你开始害怕展现真实的自己。也许你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乐观积极,也许你喜欢的东西不是所谓的主流,也许你对这个环境有很多想法但是又能说出来,也许你怕说出来的想法太过简单而被别人认为愚蠢。我们都希望展现出完好的一面,但却让我们失去了做自己的自由。是的,做自己需要勇气。所以,在勇气不足的时候,我们有了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分组可见的功能,让我们可以轻松一些。留些空间,仅给自己和理解你的人。
所以“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大概就是这样的含义吧。对于你,你看到对方,他才在你的世界存在,才有意义。特别是在一个城市里独自奋斗的人们,行色匆匆,那些从你身旁路过的人,只有你抬头,对视到对方的眼睛,他也许才在你的世界存在过。关于真实,也是这样,真实你,需要被看见。于是有了短视频的“就这样吧”。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关于给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的机会,关于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无论是什么,一切还是“人”,就像我希望你看到我,听到的声音和呐喊,和你的碰撞产生花火,在你的世界存在过,影响过你的生活,才是我存在的意义吧。
我觉得人生像微积分,所有趋近于无穷小的瞬间积累成了我们,在时间轴上面,直到积累到生命的终点。而聊天记录、朋友圈、朋友圈的评论,就是某些节点,有些甚至是很重要的节点,影响着我们曲线的方向。带着对善意的坚持,带着真诚和感动,去为每一个人做些什么,就是最强大的原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