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都是修改出来的。”
也因此,我们学生时代,老师总会让我们一遍遍修改写好的作文。但我却是不乐意的,如今也没那么重视修改。
今天,在《学会写作》里看到作者提到的海明威的金句:“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那么多名家都那么重视修改,我为自己的不乐意修改感到惭愧。
那究竟该如何修改文章,才能提升文章完美度呢?
作者粥左罗在书里教了我们修改步骤,我总结成两招五步法:从文章本身和作者自身进行修改。
一、从文章的结构框架、内容主旨、词句斟酌等修改。
一篇完整的文章包含标题、中心思想、内容、结构。作者在之前为我们写文章指明了方向,文章初稿完成可不是完事大吉,接下来的修改才是最重要的。
1.通读全文,打磨框架。
建房子我们要把主体框架架构好,写文章也一样,结构框架打磨好,后续修改才有保证。
作者建议我们通读全文,关注开头、结尾和小标题的修改。
开头要注意它的目标性“引起读者看下去的兴趣。”结尾要看有没有扣题,能不能制造共鸣、引发话题等,以及最核心的——能不能刺激读者主动分享文章。
小标题要注意三个修改原则:关联核心主题;是否简洁有力,吸引眼球:注意逻辑顺序。
我写过一篇《坚守那份份真情 三尺讲台写春秋》。小标题定的就是:
坚守父辈的期望,不忘初心。
坚守学生的感恩,不忘情怀。
坚守朋友的鼓励,不忘坚持。
坚守自己的使命,不忘党恩。
最初写的标题是难舍那份……,感觉偏离主题,不是太恰当,思来想去,扣主题,又不啰嗦,还得注意逻辑,就更改成了坚守……不忘……。
2.修改文章,也改思想。
打磨好结构框架,接下来就要关注文章的思想。作者讲,修改文章就是修改思想。
我们写文章要明确核心立意、思想和价值观,要正能量。
我在读书营写过一篇读书笔记,里面在描写一个真实场景时提到中学生吸烟。助教老师就提醒我:我们写作时要考虑到读者中还有未成年人,尽量宣扬正能量。
修改文章,也要修改思想。思想、价值观不可偏离,要立得住,经得起评判。
3.逐字逐句,删词改句。
结构框架打磨扎好根基,明确文章中心思想,接下来就要斟酌词句。
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故事就是讲的斟酌词句的重要性。
故事讲的是贾岛在驴背上想到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不停吟诵,并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并告知原因,两人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
古代大诗人都很注重推敲,近现代的文学大家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整篇文章更好,我们也要注意斟酌词句这样的小细节。
二、从作者自身进行文章修改。
文章本身修改完成,我们还要学会站在读者角度审视文章,关注情绪表达,让读者听起来舒服。
1.从头到尾,打磨情绪。
作者提到:文字可以传递情绪力量,具有感染人心的作用。具体技巧就是换位思考。你想象自己是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会代入什么样的场景,然后以终为始,倒推文字怎样表达才能更打动人心。
我写过《战胜自己, 勇敢迈出写作的第一步》读书笔记,开头:
我在公众号里看到我们这里一个普通教师介绍自己的写作史。她自己平时喜欢写写工作笔记,记录记录生活。平时也投投稿,虽然入选的不多,但也小有收获。
自从有了公众号,她就想开通,但又担心自己写得不好别人笑话。所以迟迟没开通,但一直心向往之。终于她在去年鼓足勇气开通了,到现在已经坚持一年之多。
老师指导后,我改正如下:
我在公众号里看到我们这里一个普通教师介绍自己的写作史。她自己平时喜欢写写工作笔记,记录记录生活。平时也投投稿,虽然入选的不多,但也小有收获。这些都是私密的,没有公开,她不用担心别人说她,笑她。即使投稿失败,她也不怕。所以她凭着热爱做得很轻松。
自从有了公众号,她就想开通,可这里写文要公开的,她担心别人笑话,总是犹豫。老公都帮她开通了公众号,她却迟迟没动手。2020年疫情期间,她终于鼓足勇气开始写文章,并在公众号里宣布日更,再转发到各个群让大家提建议。到现在已经坚持一年之多,日更坚持下来,并加入了新网师开始新的读写之旅。
2.朗读全篇,改至耳顺。
作家赵树理提过一条写作标准:“让读者听起来顺耳,念起来上口。”就是讲的文章读起来要通顺,听起来要耳朵舒服。
那么作者可以通过自己读;给别人读;请别人读三种方式进行修改。
美国作家海明威、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家老舍,都曾通过朗读来修改文章,效果非常不错。
写完初稿不是目的,想提升文章完美度,还得“不厌百回改”。相信我们不断实践这两大招五步修改法,写作能力一定越来越精进,文章一定越改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