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阅读对于准备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就有点像白开水: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但同时又发现阅读没有考试或课外活动那么迫切,也没有竞赛中的奖项或荣誉那么可以“秀”自己。
事实上,阅读能力除了功课和SAT考试,别的地方也没有直接考察。
即使是考察,也仅仅限于阅读理解,并不能去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习惯。
于是,准备申请美本的时候,学生一般都忙于功课,比赛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能够系统读书的学生真的少见。
那么,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到底是否能够助力大学申请呢?
首先,广泛的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独立性强、有见解的学生是美国大学青睐的。
而有见解是基于不断地输入而积累的广博的学识。
阅读就是主要的输入途径。
咱们的学生要去美国学本科,殊不知阅读能力可能是咱们留学生和美国本地学生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一。
美国学生在小学阶段是没有官方课本的,只有一个教学大纲或指南。 Head teacher会挑选适合学生年龄的读本来讲,而学生除了老师课上挑选的书,阅读的范围可以从经典到流行,兴趣是最好的向导。
相比之下,咱们的学生一上学就有课本,也有阅读辅导书。但从老师到学生,重点还是需要考试的课本,因此,中国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如同龄的美国学生。
要弥补这个差距,学生们越提前系统阅读越好。
其次,基于自己的阅读兴趣,学生也可以做出比较有特色的课外活动来,从而在活动列表中“秀”出来。
比如,Z同学对历史感兴趣。她就和有同样兴趣的同学一起成立了社团,周末来讨论一段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成为她人文历史特点的一项活动。
除了组建或参加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主题来写书评,策划旅游旅行写旅行日记,做研究,做presentation,等等。
有一年,我们的学生把喜欢的《哈利波特》里面的分院歌谱成了歌曲,把自己和同学一起演唱的视频发到了优酷上,新奇好玩……类似的想法还有很多,学生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脑洞大开。
阅读也是本科申请文书和面试的常见话题。
有一个学生的主文书写的是自己阅读不同的女性作家的书的经历,每次都把自己想象成女主角,不同的角色代表了她不同阶段的成长,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成长;
有一个学生写自己看了30多遍《明朝那些事儿》,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从开始的英雄主义史观到最后的哲学提升,思考越来越深刻。
在面试的时候,跟面试官分享自己阅读的书也是很常见的:除了介绍书的大概内容,学生更要告诉面试官的是,这本书如何有趣,如何值得推荐。
在上面的各种情形中,学生不光要阅读,还需要用心思考。
苏格拉底说:“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礼记》里面则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那么该如何阅读呢?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每个学生的书单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定,并且,阅读范围不限于英文,中文感兴趣的书也鼓励学生读。
在此,我则参考一些经典书单(比如:哥大的核心经典以及哈佛的阅读清单)和SAT阅读常用作者和杂志,推出一个参考书目供学生们选择。该推荐书目包括西方的经典,当代名著,报纸和期刊,内容则涵盖人文历史,小说传记,科普科幻和高科技。
经典推荐
非虚构书目
虚构和传记
报纸和杂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