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读书思考的10个感悟,分享给你:
1、《娱乐至死》一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
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
这个观点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想想的确如此,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综艺,不管是纪录片还是访谈节目,甚至是严肃的新闻节目,都在传达一个基本事实: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给普通人带去娱乐的体验。
不要过度沉迷与电视节目,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会对人的思想带去直接的改变。
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电视节目去汲取适合自己的养分,以便用来帮助自己成长,而不是过度沉溺和相信。
2、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方法,缺的是执行力。
有执行力的人,哪怕没有方法也会通过自我努力去获得。
而缺乏行动力的人,哪怕把方法喂到嘴边,也会权衡和犹豫到底有没有营养。
3、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财富。
互联网上的任何一种需求,都有可能成为赚钱的方向。
多去关注大家都需求和痛点,不要自我想象和自嗨。
4、思考问题,可以按照结构-逻辑-功能的顺序来展开。
即先搞清楚定义,什么是xxx,如何产生等。
再分析重要性,为什么xx重要,为什么有用等。
最后解释现象,解决如何应用。
5、心怀梦想是好的,但是不要过分陷入其中。
任何美好想象,都很实际差距甚远。
能缩短差距的途径,只有不断行动,别无他法。
就像我学习写作,锻炼思考能力一样,只能大量写作和思考才能做到。
如果我仅仅是通过看书就企图掌握好写作,那时痴心妄想。
总想着拖延,总想着知道了这个方法,晚一会再开始,殊不知,就这一个念头就基本上把做这件事的热情给浇灭了。
很可能再也行动不起来。对于写作来说,早开始,永远比晚开始要好得多。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复利效应的积累。
而复利效应最根本因素就是时间。
想要早一点达到转折点,就要早一点开始。
别人开始的早,持续的久,就会更早到达拐点。一旦到达拐点,再进一步就会拉开巨大的差距。
所以,一定要行动。
不行动,你与别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6、拿到一本书后,从一开始的思考预测阅读,到中间带着问题高效率阅读,到最后输出读书笔记和思考,形成一整套闭环。
这个闭环要能成为精进自己最有力武器,而不是理论知识存于脑中。
7、想要赚到钱,最重要的不是勤奋和早起,而是思维升级。
去拉开一个数量级的差距,才是致胜的关键。
别人跑马拉松,你就要研究如何购买一张机票。
一定要清楚,但凡是确定的事,一定是会利润被拉平的事,因为竞争者足够多。
你考证,他考证,我考证,那么这件事就没有了利润可言。
机会藏在不确定中。
比如写作,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能带来什么,不敢贸然去做。
不确定,已经把大部分人挡住。
8、在经济学上,免费就是个永动机。看上去不要钱,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物质永远是守恒的。
9、很多关于个人如何成长,如何改变命运的书,其实内核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确定目标、找到动机、运用方法、使劲行动、用心反馈。
其中最关键的是行动。
如果没有行动,其他一切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注定不能成功,最终影响到自己的认知。
10、读书写作,一定要慢下来,切勿贪多求快。
任何看到的、学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内容,都去写出来,而不是天天空想。
任何一个学到的内容,都要这样做。不要被一些看到的内容所左右,别人的终归是别人的,当自己没有学到本领时,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培养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