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老师大半年,见到的学生各式各样,因为是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所以可以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这些孩子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那些成绩好又努力性格也讨喜的别人家的孩子且不去说他,我总是在思考有各种问题的少年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倾向于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自己不努力,脑子不聪明等等原因导致的。我承认人和人的差别是很大的,但是这一定不是智力上的差别,我相信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多的,甚至那些成绩差的可能IQ更高呢。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能达到的高度,而对于这些还在初中的小朋友来说,性格——基本就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了。
下面我就来说说孩子性格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充满负能量
我之前有一个学生W,每次来上课精神都很萎靡,和他聊天能感到他负能量满满,他自认为前途很灰暗,似乎中考考的不好人生就完了似的。
但实际是,他就读的学校在成都还是重点中学,成绩也是可以上重点线的,比大部分学生成绩已经好很多了。
记得第一次给他爸爸打电话,我想和孩子聊聊,家长直接说不用,孩子的情况他都了解,他跟我说就行了。当时我就感到这个爸爸在家庭中的强势。
后来和孩子和爸爸都聊过很多次,他爸爸是个很成功的人,所以他对孩子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但可惜的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孩子都达不到他的标准。为了专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爸爸放弃了很多机会,这件事他经常放在嘴边。可以想见有这样成功并且强势的爸爸是多大的负担。
聊什么都行就是不想学
有很多孩子成绩不好,虽然嘴里说着想要提高成绩,但是上课天南海北聊的很开心,一做题就没心思,课上讲的内容也从来不主动复习,家长很焦急,孩子很淡定。
讲两个学生的故事。其中一个学生X,各个学科全部飘红,其他几个老师也是反应聊天很来劲,学习很困难。
孩子学习上从来不用心,我也经常思考问题出在哪,有两件事我记得很深。我和他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聊到,他爸爸离婚了,现在的妈妈其实是他后妈;第二件事是二诊过后,他笑着跟我说他爸现在已经对他完全放弃了。这两件事他都是笑着跟我说的,没有怨气和丧气,但是听完我很沉默。
我不知道这两件事和他的学习不好有多大关系,前者是不是直接导致了他开始不学习、开始和其他同学一起混;后者是不是让他感到心灰意冷。他喜欢一些很美其凄凉的句子,他不知道句子,但是喜欢。我想,他实际没他表现的那么乐观。
另一个孩子L,父母对他学习管的很严,各种补课,成效一直不好,因为我有一段时间在他家吃饭,饭桌上他妈妈一直在数落他。
记得二诊成绩刚下来的时候,她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的情深意切,最后都哭了,我一下子感到一丝寒意:想必这种事L每次考的不好都要经历一次吧,最让孩子难受的可能不是父母的指责,而是父母的眼泪。后来妈妈说晚上要好好跟孩子谈一谈,我知道所谓谈话最后一定会变成说教,于是主动提出和孩子谈。那天晚上我们没说什么读书的重要性,我们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天南海北的聊,聊我的高中,聊他的初中,每一个那个年纪的人都听了太多学习重要论,我只是想要他不用一整晚都听父母的唠叨。
记得最后一次给他上课,他留下了我的QQ和微信,说要加我,后来一直没有收到提示,我知道是因为他中考考砸了,所以没脸见我········
过度在意别人的人往往失去了自己
有一个学生C,特别有礼貌,而且特别捧我的场,我无论说什么她都会给很积极的回应,我给她开空调,她说“老师你好体贴”,如果房间太热她说“老师你有没有觉得有点热呀”,似乎她所有的话都在小心翼翼的让对方觉得很舒适。
上课的时候,不管我讲什么她都说“是哦””原来说这样”,如果你以为她接受能力很快就大错特错了,我讲的内容两分钟之后再问她就不知道了,做题也几乎都不会。经常我讲到一半她就开始“啊,原来是这样”,但我知道她其实是没懂的。她似乎一直想要让我产生一种她听得非常认真的错觉。
她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了,总是在竭力表现得像个好学生好听众,所以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成为自己。也许一开始她是有意这样做的,但是现在这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所以不管她表现的多么认真,其实她脑子里是没有思考我讲的内容的。
我对她家庭不了解,但是我猜想她父母从小就让她做一个礼貌的人,以至于他们忽略了让她成为她自己。给她上课我总是想起《无声告白》里那个死掉的小女孩········
以上的人物都是真实的,但是我对其家庭在其性格形成中的影响仅仅只是猜测,其实每个人的性格养成一定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我相信家庭在里面一定占有很大比例。
我是个不负责任的大夫,只是说明了现象,至于如何来解决家庭中的困境,这又是一篇长文了,也许将来有了更多素材会写出来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