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一早看到一个令人十分心痛的新闻:武汉女子用命控诉“遛狗不牵绳”。
笔者了解的事件经过大致如下 :
该女子居住的小区,有几个老太太经常遛狗不牵绳,而该女子因为有过小时候被狗咬过的经历,所以非常怕狗,应该是在业主群里反映过这个现象,希望物业能出面处理一下。
物业让该女士去报警,并没有其他处理措施。这个消息不知为什么会被这几个老太太知道了,然后经常会故意在该女士上班的路上挑衅“我就是遛狗没牵绳,你能怎么样?”
该女士应该是试过一些方法,跳楼前还受到了这样的威胁,留言要用生命来警醒这些老太太。
同为30+,经常遇到无理人的女性,我为这位女士心痛,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该女士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警醒那些无知的老太太呢?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电视剧《知否》里的一个片段:盛家智斗孙秀才,完美和离的故事。
当时盛淑兰在孙家的境遇其实比这个女士要差很多。
淑兰的个性柔和善良,孙志高很小年纪中了秀才,但之后一直只是个秀才,实质上是一个酒囊饭袋的人。
盛维家之所以让淑兰低嫁,是想着孙家能念着盛家的商业地位和钱财,能善待淑兰,可谁想嫁去三年,淑兰没过一天好日子。
整个孙家吃盛家的花盛家的,婆婆百般刁难淑兰,孙志高还想纳妓女入门为妾。
盛家三老太太心疼孙女,决定让孙女和离,扭转孙女的未来。可孙家过惯了依赖盛家吃香喝辣的好日子,怎么会轻易放过这棵摇钱树呢?于是盛家三老太太便用了一些计谋。
第一步,截停了孙家在外所有赊账的权利,撤回盛家所有陪嫁过去的仆人——先断了孙家的财路;
第二步,拿到了妓女的身契——制衡孙家的有利武器;
第三步,召开族老集会公断,有官家监堂——彻底断了孙家耍赖的念头。
谈判时,盛三老太太也用了些技巧。她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和离,用一半家财换孙女的自由。但这张底牌是不能先亮出来的,就像买衣服吹价一样,谁的底价先出,谁就输了。
所以,一开始,盛家三老太太先给的条件是收回全部陪嫁,还列出了孙志高和孙家婆婆的种种不是,让两个家族老人物,尤其是孙家的族老的态度,从对孙志高的同情转为鄙夷。
这步铺垫的作用就是逼着无赖人孙志高和他妈妈“狗急跳墙”,让他们失掉所有信用、所有谈资,然后才能正式进入和离的谈判。
没有族人的支持,也没了谈判砝码的孙家母子只能抱着多争取一点是一点的原则,这时盛老太太才亮出真正的底牌——分一半陪嫁给孙家,让孙家有利可图。
孙志高母子虽然并不愿意放弃盛淑兰这棵摇钱大树,但事已至此,只能认栽,能挽回一部分损失,自然就同意和离了。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孙志高母子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笔者认为,他们可以堪称无赖人的典型,不讲任何道理,还要以自己的过分要求去抨击别人。
笔者认为,今天早上这则新闻中的几个老太太就是这样的人。
不论这几个老人生活中真实的样子如何,单从曝光出来的聊天记录,即可判定她们是有着一种较好的自我优越强势感,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开心怎样就怎样,不讲公俗良知的。
无理人自然可恶,但是该女士的轻生更让人心痛,生命是多么可贵啊,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亲者痛,仇者快”的方式呢?
笔者不是指责该女士的行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法的权利,笔者尊重她的选择;只是,笔者想说,这种选择肯定不是唯一的选择。
物业不管,那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行的办法,搬家或是报警,肯定能有一种方法能治这种无赖人。如果我们自己找不到这种治他们的方法,那可以求助其他可以治他们的人。
如《知否》中盛淑兰和离这一段,盛淑兰本人一直是逆来顺受的,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也不知道如何摆脱,于是,她的祖母出手,替她摆平了这档子事。
后来盛淑兰嫁到一家殷实的农户家庭,生了三个娃,重重打了孙志高的脸——当初被嫌弃不能生,真正的原因竟是孙志高本人没有生育能力。
孙志高母子也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小妾私通跑了,孩子是孙志高党兄弟的,娶了一个“悍”妇,把孙家母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上学时听过一个三季人的故事。大意是说一天有一个人来问孔子一年有几季,孔子的学生都说有四季,可这个人非说有三季,孔子也说是三季。
当这个人走了以后,学生不解,孔子说,这个人是蚱蜢,他的一生只有三季。
无理人无赖人其实就是三季人,在他们的道德观里只有三季,所以你和他们讲正常的道理肯定讲不通。
笔者觉得,若是真的不幸遇到这样的人,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一,若是你自己能刚过他们,那就自己上,用比他们还要黑的方法振住他们;
二,若是你自己刚不过他们,那就躲起来!今天你刚不过他们,就不要惹一身腥到身上,赶紧把损失减到最小,让比他们还狠的人收拾他们。
你要相信,“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个世上,恶人自有恶人磨,犯不上为了一个恶人,把自己的一生搭进去。
最后,默哀三分钟。善良的人,当有些锋芒!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2021.11.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