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智慧课程》(上)
肆 妙观品
四| 观镜中景
1.乐为苦因,成生败意
需要说明的是,真正的智慧观照与概念性的讲解不同,前者需要依托于智慧本体,能安住于智慧本体,才有智慧的观照。这种观照是本体智慧的妙用,能影响你的行为。概念性的讲解,则不然,它只能让你明白道理,但道理是道理,你是你,一旦眼前的景象激起你执著的习气,你就会忘记道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没有将道理转化为智慧,而仅仅是把它变成了聪明。读书人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吸收,而不仅仅是记住。换句话说,你需要在一种特殊的观照下----也就是老祖宗所说的修炼----将哲学智慧融进生命程序,这时,你吸收的营养就能进入本体智慧。
“镜中之映象,如梦观妙欲。”心如明镜,观察世界上的各种妙用,包括生命中的各种觉受。无论眼前出现怎样的景象,心中产生怎样的念头,你都要观。见到美色时,明白美色正在变化,色空不二,听到声音时明白声音在发出的同时便已消失,声空不二,遇到各种显现时,明白诸多显现都在消失,显空不二。也就是说要安住于真心,观察眼耳鼻舌生意所接触的世界,明白它们都在出现的同时消失了,都跟空性是无二无别的。在这个过程中,空性智慧是本体,心中了了分明是妙用,因此,空性智慧与日常生活必须合二为一,才是正观,达不到这一点,你就没有智慧,即使理上明白,也仍然是凡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