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演义了三个不同女孩儿的奋斗史。
王漫妮,30岁,在沪打拼八年,是没车没房没的沪飘。期待通过精明的努力,将美色变现。就是所谓的金龟婿捷径。很多一线城市的大龄剩女都有类似想法。
顾佳,30岁就拥有了两家企业,这在富二代以外,实在不多见,但她足以激起“X飘”们的所有幻想,漂亮、独立、做什么成什么。她成功的秘诀已成为“顾学”。底层逻辑就是“圈子”,或说是“社会笛卡尔定理”。
钟晓芹,30岁,少有主见,随遇而安,当老公事业受阻,在婚姻中渐渐表现出自私、冷漠和极度消极,导致与钟晓芹的婚姻破裂。她在找回自己,捡回初心后,成为作家,让自己爱好与事业同轨。也改变了前夫,复婚后,重新找回了幸福。
这篇剧评先来说说顾家演义的精英神话。国人喜欢讨巧,似乎它是文化底色的一部分。比如大家都崇拜诸葛亮,对草船借箭、空城计之类的“小概率”投机五体投地。想想而立之年,不靠父辈的积淀,30岁就奋斗出两个自己的企业,是不是让人艳羡不已?
创业非常难,九死一生已是奇迹。那么“双老板”的位阶是如何获得的呢?
第一次传奇被一带而过,没有太多交代就有了烟花企业。之后的发迹则日渐清晰,搬入富人区,让孩子进入贵族幼儿园。勤俭创业的一代为何要这样做呢?它仅仅是追逐时尚吗?当然不是。
最明显的是买那些只有符号意义的“包包”,要凭此挤进“太太圈”,真印证了“贫穷会限制想象力”的说法。穷人是不会理解“包包”到底是什么?限量款又有何意义?
顾佳因自己缺乏资源和信息,索性通过提供适宜的“太太聚”场地,来营造平台。形成社会网络学的“结构洞”,的确想法不俗。
常走捷径,让他老公少了存在感。感觉有没有技术,只要有关系,就能搞掂一切。没想到,这些无利不起早的精明太太们也会下黑手。顾佳被坑了,但她像是打不死的小强,重新发现茶厂的绿色价值。甚至想出,通过O2O,认养茶树的奇招。
无论你有多能干,这世界的运转原动力就只有能量(金钱也是符号化的能量)和信息。而在社会学领域,一样有最小能量原理,拉进与资源和信息高密度区域的距离就成为“顾学”的基础。进入圈子,就会大概率得到成功的机会,这就是“社会笛卡尔定理”。
圈子是个城堡,一方面防止外面的人进来,另一方面又使得内部交流和沟通的成本大为降低。连城市本身也是一种广义的圈子,所以我更愿意用与资源和信息源的距离来揭示它背后的本质。到偏僻小镇求发展就违反了“顾学”。可也有辩证的一面,顾佳就发现了山沟的独特价值。所以不要生搬硬套。
圈子也是三十而已的第一类成功捷径。剧评2将讲述第二类捷径“美色变现”。
作者作品的分类目录
以上是空明岛公众号分类入口,也可访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