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要进行MBA复试了,目前连自己都不清楚有没有做好心理或应试知识上的准备;
也许就是期待走一个流程,熟悉下考试,至今还没考虑好要不要学习;
MBA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但并一定是现在。
说起来,MBA虽然属于研究生考试,但是和一般研究上考试有很大的不同;
也可以说,管理类联考考察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个人的一些基本素质;
数学,最多高中水平;逻辑,就是信息归纳、处理、解读的能力;写作,考察的是概念性思维;
至于剩下的英语,还是得背背单词,能读懂中等水平的文章,写作要求能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这对于高中理科生,大学新闻学的我真是太友好了。
报名那段时间常常蛊惑身边的朋友跟我一起参加考试,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同考;
理由也很可笑,有说自己一定考不上的,也有说自己没钱读的;
这总是让人很无语,毕竟连考试都没了解,就开始对结果患得患失;
实际参加考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仅仅是一两百块钱,还有考试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
而想要达到什么结果,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就算是没打算就读,也可以作为一次人生的体验;
花一两百块钱,买一次为更高学历奋斗的一个体验,不比吃一顿大餐更香么?
其实更多的是害怕在考试时,自己答不出题目的那种挫败感;
就像胖子明知道减肥好处无穷,但是很难运动起来,主要是惧怕运动时那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所以说,尝试新事物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记得有一次我问英语老师,换工作用英语怎么说;
老师说一般中文直译为 change job,但是外国人一般不这么说;
他们会说 try something new,直译中文尝试点新东西;
应该说是探索和创新一直是西方人深入骨髓的一个元素;
既然是尝试,并且新事物并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领域;
成功是意外,失败才是理所当然;
何必要为这种挫败感而忧心忧虑;
逃避挫败感,是人性一大弱点;
真正的发明,哪项不是经历无数次失败后出现的;
失败对人伤害最大的是心灵的打击,挫败感带给自身的摧残;
你所要直面的挑战,就是直面可能而来的挫败感。
最后,套用一句网上常见的一句话;
我倾尽全力,可以接受任何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