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爸爸妈妈不要走”!

“爸爸妈妈不要走”!

作者: WinKey英启在线英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6:01 被阅读0次

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孩子开始特别黏人,哪怕只有稍纵即逝的几分钟,只要离开孩子视线,立马琼瑶剧猪脚上身,分分钟嚎给你听。

职场妈妈的感触特别明显,妈妈去上班,每天都要上演一出惊天动地的分离大戏。

这样的情况,每个妈妈都曾经、正在或者将要经历。我作为一个妈妈自己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心头乱跳,鼻头发酸,又哭笑不得。所以今天跟大家探讨下“分离焦虑”这件事。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情绪体验。它特指当孩子面对与妈妈或者主要照看者分离时,所体验到的一种痛苦焦虑的情绪。

所有孩子都会经历“分离焦虑”吗?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所有孩子都会经历。

分离焦虑是一个正常的情感发展阶段,宝宝人生的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和妈妈一起度过的,当与保护照顾她的人分离时,毫无防备的婴儿会感到不安。

不同阶段的宝宝,分离焦虑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大多数都为哭闹、紧抱着妈妈不放、情绪不稳定、耍赖等外在表现。

分离焦虑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宝宝6~7个月就可能表现出分离焦虑的征兆,大多数在10-18个月达到顶峰。分离焦虑最常发生在爸爸妈妈离开孩子去上班或者出差的时候。

3岁后只有当孩子面临一些新的环境或压力时,才会激发出他们的分离焦虑。比如:开始上幼儿园或者家中添了新宝宝,再或者孩子的主要照看者发生了变化等等。

不同的孩子在出现时间上会有不同,对于妈妈是主要照看者的婴儿来说,她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会更早,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对于有很多不同照看者的婴儿来说,出现的会相对较晚。

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分离焦虑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部分。它的出现反映了婴儿大脑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程度,而不是一种问题行为。

如何处理“分离”?

分离焦虑肯定终会过去,但每天上演撕心裂肺的分别戏,也是让人既疼且累。给大家提供几点小建议,帮助大人和宝宝更轻松地度过分离焦虑期。

① 尽可能的减少分离

“分离焦虑”是因为“分离”所致,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分离。一些妈妈很享受自己被宝宝需要的感觉,所以会常常把孩子带在身边。选择这种方式,就是等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怀里的时间,也就3年不是么。我表姐就是这样,老二随身携带。

② 逐步适应与主要照看者的分离

对于职场妈妈来说,第一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她们需要一个帮手来代替她们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帮手可能是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看护者比如保姆。虽然妈妈不在的时候,孩子会有点情绪,但如果周围的人都是他所熟悉的,情况就会好的多。

如果要把孩子留给他完全不熟悉的人照顾,尤其是新保姆,就需要妈妈在家的时候,就让孩子有机会认识这个新照料者。比如,趁着妈妈返工前几天,提前让保姆来家里和孩子玩,建立一个熟悉的过程。然后妈妈可以尝试较短时间的外出(比如时间限定在一小时以内),当孩子对保姆的照顾安排越来越熟悉之后,妈妈可以逐渐延长外出的时间。

③ 培养孩子独处的经验和能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独处的时候(自己安静的看绘本、认真的玩拼图等),尽量不要打扰他们。不管他们在房间、客厅还是家中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他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并确保是安全的,大人都不要去打搅。小宝宝喜欢到处爬,他自己爬到另一个房间的时候,妈妈可以等几分钟再去找他(确保在短暂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他是安全的)。

当孩子遭遇一点小挫折,可以让他自己面对。孩子逐渐长大,行为能力发展成熟时,会慢慢表现独立的倾向。

④ 简短的再见,约定来回时间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哭闹而偷偷溜走,天真的孩子会认为妈妈消失了,看不到你,他会变得更加害怕和不安。出门的时候,记得亲吻拥抱孩子,和宝宝说声简短有力的“再见”,并明确告诉他你要去的地点和回来的大概时间,让宝宝有所期待,缓解他的焦虑。

但是,不要拖延你的“再见”时间,反复的说“再见”,一再强调“妈妈会非常想念你”之类的话语,其实作用不大。

⑤ 注意自己的情绪,保持轻松

爸爸妈妈有焦虑的情绪,宝宝会看在眼里,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妈妈一定要放松情绪,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给宝宝暗示。在和宝宝道别时,身体要放松,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并愉快、直截了当地和宝宝说再见,之后直奔目的地,不要依依不舍。用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宝宝,让他安心。

虽然道别的时候孩子会哭,但很有可能你还在楼梯口,宝宝就停止哭泣了,有时候不舍得的反而是大人自己。

⑥ 一旦离开就不要反复折返

面对宝宝因为分离而哭泣,妈妈们心生怜悯,产生罪恶感,甚至回去抱孩子,决定不离开了。这在无形中让孩子认识到哭闹哀怜的方式是管用的,可以让爸妈屈服。

一旦决定离开,就要在简短的道别仪式后当机立断走,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反复的返回安抚孩子,这会使你的孩子和看护人更加艰难。

如何处理夜间“分离焦虑”?

入睡前不要急着把孩子撂倒,你越急着走,孩子内心越害怕和不安,要保证睡前时间是尽可能平静的。

可以建立一个常规日程表,例如:洗完澡,帮助孩子放松,换睡衣,之后给孩子讲故事。我们提倡睡前的亲子阅读,这就是一种仪式,通过一起阅读,相互依偎,给予彼此温暖,睡前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晚安之吻,让孩子渐渐的进入睡眠的氛围。

别让孩子的房间突然变黑,可以开一盏昏暗的小夜灯,帮他降低夜间的分离焦虑。

孩子执意要妈妈的话,可以陪着在她的床上睡一会儿。想要在睡前有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想要快点回到自己的空间,就越要藏起自己的小小欲望,放松下来,全身心投入睡前的陪伴时光,充分满足孩子,让宝贝“安心”地睡去。

感受着宝宝殷切的目光,这种实实在在的“被需要感”,真是痛并快乐着。但“分离焦虑”不是病,是宝宝的正常发展过程。家长们要包容与接纳孩子的“分离焦虑”,多抱抱他们,陪陪他们,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需要安全感的阶段。

成长是一场对抗分离的游戏,与孩子的相处,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总有一天,孩子会成熟到不再依赖你,所以,这个甜蜜的负担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相关文章

  • “爸爸妈妈不要走”!

    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孩子开始特别黏人,哪怕只有稍纵即逝的几分钟,只要离开孩子视线,立马琼瑶剧猪脚上身,分分钟嚎给你听...

  • 《傀儡游戏》楔子

    “爸爸妈妈,求求你们了,不要走好吗?不要走!不要走!呜呜呜……” 女孩话到句尾身体还在颤抖。 面对父母离开的背...

  • 大豹子手绘日记-18年12月

    18年12月1日 今天爸爸妈妈去奶奶家晚了,哥哥已经被他爸爸接走了。 奶奶说大豹子看哥哥要走就说“不走不走”,哥哥...

  • 要走的人不道别

    要走的两个人互相不道别 风稍稍,哈气都散了 明人雾色 冬天把它的诡计展开,多么静,窗帘后的夜晚 雪沙沙,她的美,全...

  • 关系差的关系会好起来

    我们的武老师要走了,爸爸妈妈要让我换一个学校上学,我说:“不要。”爸爸妈妈说:“为什么不要?” 因为...

  • 女儿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女儿说这是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爸爸妈妈快回来! 因为工作,因为女儿生病,三天没有回家,明天又是调休,女儿看到我们要走...

  • 你不走,岁月要走

    把那弯冷月多看两眼 兜兜转转出乡愁 那些轻薄寡淡的浮云 不说,月亮也懂 干脆坐进苍白的月光 任落叶们发出沙沙声望着...

  • 打防疫针

    自从一岁两个月去医院之后,后来只要看到医生就要走。不走就哭。 “巧克力,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现在带你去哪里?”在车上...

  • 最快乐也是最不快乐的时光

    “我最喜欢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我也不喜欢过年,过完年,他们就要走了。” ...

  • 开学第一周

    第1天 早上爸爸妈妈带着你去幼儿园 你平静地走进教室 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 爸爸妈妈要走你哭地很厉害 妈妈抱着你告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爸爸妈妈不要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s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