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纯原创的公众号不超过7%,这是拂尘记的第753篇原创文章,字数1623,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我是陈东霞,写作28年,画画4年
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立志陪你找灯塔,升思维,扩眼界,开启别样人生。
上一篇
比努力学习,更能决定你生活开心与否的,是你的思维力|思维提升之路8
思维提升之路9——建立新的思维框架2
一 成年人学习要先破“所知障”
成年人的学习,有自主性、时间精力不够、记忆力差等特点,但更重要的是,要“破所知障”,就是一说起思维、思维模式、极简思维,我都听过,学过,我懂。
可是,你真的懂了没,你学会了用了没?
你懂的,跟别人的懂的,是一样的吗?
你从小到大,学了很多很多知识,可是你想过把他们融会贯通,迭代组合,为你所用吗?
这就需要你打破你的原有思维,真正打开,接纳,看到自己的“心灵地图”与“实景地图”的差异。
二 真实案例
一个在普通县城的老师,夫妻两人都是体制内,收入中上,2个孩子,婆婆帮着看孩子,公公上班赚点小钱。
疫情当前,这样的生活状况是你向往的吗?我想,至少50%的人,是向往这样的生活的。
但她对生活还是有困惑: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感觉做事情动力不足;不甘心按部就班,10年以后,不想过跟同事一样的生活,但却找不到着力点。
你,有同样的困惑吗?
通过一对一交流,发现她的焦虑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她的不安全感,以及外在表现与内在价值观的冲突。
她自己内心想的,跟她表现出来的,并不一致,可她自己从来没想过,也根本意识不到这思维深层的问题。
三、构建思维框架的起点
1、底层思维中的价值观
面对一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那为何会有如此的不同产生呢?
其实这和每个人内心信奉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别,这跟过往的环境、经历、学识、阅历有关。
所以这个大千世界,有各各不同的人。
这些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底层思维,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观点,是他作出选择、行动的依据。
比如故事里的主人公,她的焦虑与不安全感,由她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环境等等因素综合而成。
而她没有意识这些根源,没有看到表象背后的本质,她就一直被困在里面,过着别人艳羡的生活,却依然羡慕着别人。
2、觉察思维中的限制性信念
你有没有想过,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是这些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有三座大山:无能、无助、无望。
说回刚刚的案主,她的焦虑和困惑,来自于她对自己负面评判,无论发生什么问题,她首先想的就是,我自己哪里没做好;得不到肯定,是我的问题;
我自己哪哪都不行——无能。
我的生活,只能靠自己,有什么问题,好像只有我自己扛——无助。
当下不是我想要的,但未来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又想跳出去,又觉得没希望——无望。
给她的建议:
1、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果觉得很难,那么遇到事情,习惯性批判自己时,先思考下:这是事实,还是想象?
2、对未来有信心,对当下才能有耐心
首先对未来乐观看待,乐也一天,苦也一天,未来无论怎样,有50%概率会好,与其担心,不如乐观。
3、觉察内心的负面信息
这是去除不安全感的解药,先觉察、面对、接受,我就是不完美的,我偶尔也会有不好的想法念头,我是人,不是神,没有人要求我十全十美,放过自己。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是思维转变的起点,只有觉察了,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卸下前行路上,肩上的无形重担。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