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6天的第十届亚运会在印尼雅加达圆满落幕,中国又一次毫无悬念的成为金牌榜以及奖牌榜的第一名,连续十届亚运会奖牌榜第一,亚洲范围内一骑绝尘。

但与此同时,一个声音也不断出现:亚运会这种赛事是“鸡肋”吗?
确实,从一些国家派出的队伍来看,至少在部分项目上是不重视亚运会的,比如日本的男篮、男足都是二队;而数支国家的篮球队在赛前甚至选择退出,如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还有那个搞出无数闹剧进进出出的菲律宾篮球队。
另一种声音也提到,这种赛事投入大、回报小,举办划不来。事实上,本届亚运会申办成功的本来是越南河内,可惜越南真的拿不出钱来举办,这才成就了雅加达,甚至2022年亚运会本身就只有杭州一个城市申办。
那为什么还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在申办这样的赛事呢?原因也很明显:
1、国家、城市的形象推介:本次亚运会的主办国印尼直接冲到了奖牌榜的第四名,一度惊出韩国一身冷汗,印尼总统更是亲自骑摩托车入场,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举办城市雅加达全城焕然一新,呈现全新的面貌。
包括即将举行奥运会的日本,在本届亚运会上历史性的超越韩国成为奖牌榜第二,即是其在东京奥运会前国家实力的极佳表现。

2、为奥运练兵:为了准备接下来的2020东京奥运会,孙杨、徐嘉余、樊振东,中国男女篮、女排、女足等其实都是在奥运会前的一次重大练兵。
日本队更不用提,本届亚运会派出了762名选手,为历届之最,奥运练兵意图十足。而天才游泳少女池江璃花子更是用激烈的比赛来进一步提高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日本想在游泳这一项目取得更多奥运金牌的雄心。
3、凝聚民众团结:大型赛事上,运动员每获得一块金牌,都会鼓舞国内无数民众。对中国而言,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1990年举办的北京亚运会。那不但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大型运动赛事,更是激起民族自豪感,鼓舞各行各业的最佳方式。
4、拉动城市发展:每一次的大型赛事虽然投入不菲,但收益也是多方面的。印尼的国家发展计划部就预计,本届亚运会将会给两座举办城市带来总计约19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间接的收益还包括环境改善、基础建设、增加就业、房价提升等等。

即使亚运会不像奥运会那样全球瞩目,也不如足球世界杯引起全世界球迷的狂欢。但仍然是一个国家和城市展示形象、凝聚民心、促进经济的绝佳手段。
在世界范围内,各大洲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运动会,如南北美洲的泛美运动会、非洲的非洲运动会、英国倡导的英联邦运动会、阿拉伯地区的阿拉伯运动会等等。就连一次、二次世界大战打的一塌糊涂的欧洲,也在2015年开始了第一届欧洲运动会。
而且对于亚运会本身,也在新的时期不断做新的调整,比如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本届亚运会破天荒的增加了电竞比赛,虽然在转播等方面还不完善,但已经吸引了无数年轻电竞爱好者的关注。

当然,各种赛事的举办国家中,也不乏举行时热热闹闹,结束后一地鸡毛的情况,比如刚刚举办过世界杯的巴西。
只要一个国家和城市视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综合考虑进行申办,一场盛会不会成为“鸡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