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北京游走的过程,便是触摸历史的过程。也许只是不经意地一抬头,便于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不期而遇,在这里,可以追忆逝去的岁月,也可以追逐美好的未来。很多人来这里,都是为了圆心中那个追逐多年的梦。
长城下一站就是明十三陵,跟着杨导走进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的陵寝建筑群。陵区面积约120余平方千米,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数量最多的帝王墓葬群。
明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时200余年。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十三陵盆地中,地势平坦,四周多低山丘陵。十三陵中的各陵都背山而建,整个陵寝布局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其他附属建筑都围绕皇帝陵寝而建。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除思陵偏西南一隅)分列其左右,坐落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明末清初,十三陵遭到拆毁,毁坏严重。清乾隆年间,明十三陵得到大规模修缮。近代十三陵因战乱等原因再次遭到破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三陵才陆续得到修缮。
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因素相结合,利用周围的环境景观烘托建筑的做法,既体现了天寿山明陵设计中趋吉避凶的风水观念,又体现了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的伦理和道德观念。明十三陵中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风水学理论在古建筑上的应用,也是明清皇陵中独特的建筑形式。明十三陵的布局对清东陵、清西陵的建制产生了影响。
明十三陵的陵寝建筑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布局烘托了陵寝肃穆庄严的气氛。以首陵长陵为例,其建筑群组前有神道长段的铺陈引导,后有陵宫宝城建筑的收束,整体构成建筑美学原理的有机整体。而陵宫内的建筑群体以疏衬密、以低称高的空间序列,通过不同功用建筑的有序安排,所以陵宫内存在不仅步移景迁的现象,还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明十三陵中轴上的建筑,利用“框景”“夹景”的透视效果,由前及后依次突出了陵墓主体建筑正立面的完整形象。
明十三陵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作为中国帝陵的代表,展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可以以作为一种类型的建筑群,展示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十三陵没有全部对外开放,目前已经开放的只有长陵、昭陵、宣陵、景陵、定陵、思陵等六座陵墓,但是唯一打开地宫的就只有定陵了。
1956年,对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唯一一座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就包括中国现存唯一一件的帝王金冠——翼善金冠。但定陵的发掘其实是为发掘长陵而进行的一项带有试探性的发掘,后来在定陵的原址上修建了定陵博物馆,于195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位于天寿山陵域大峪山东麓,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与明神宗两位皇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墓,是明代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定陵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明神宗生前亲自主持营建的陵寝,历时6年,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竣工。
定陵坐西北朝东南,东南低西北高,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地面建筑的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制,主体建筑由神道、地上、地下及附属建筑组成。定陵的方形院落有三进,主要建筑有裬[líng]恩殿、裬恩门、方城明楼等,第三进院落以北是定陵的地下宫殿。1955年开始对定陵的地下宫大殿进行发掘。由于缺乏对皇陵发掘的经验和文物保护的能力,从定陵中发掘出的文物遭受到不同程度且无法修复的损坏。定陵的地下宫殿是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出土的各类文物有3000多件。1959年,在定陵原址上建立定陵博物馆后,便开始长期对外开放。定陵地下玄宫殿的发掘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文物包括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孝靖皇后的凤冠和百子衣等,还有各种金器、玉器等。这些文物的出土不仅反映了中国明代礼制习俗和丧葬文化,也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