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极简主义

转:极简主义

作者: 835134fd3e3a | 来源:发表于2016-11-19 07:22 被阅读3次

本文由作者万维钢授权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有一个给要做的事情分类的著名方法。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四类:重要而紧急,重要而不紧急,不重要而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

一般人的想法,是先做重要而紧急的事,最后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80/20 法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事呢?应该追求只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谈论的所谓“极简主义”的生活哲学。整天被一些所谓紧急的小事推着走,疲于奔命,这种生活最没效率。

一个忙于琐事的 CEO ,不会对公司长远发展有什么洞见。一个被老板支来支去的员工,干不了什么大事。一个永远准备下一次考试的学生,成不了什么大器。

要事优先,尽量只做最重要的事,少干或者不干那些不重要的事,才是出类拔萃的关键。

要事优先,第一,你得有自由意志,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权力,不能别人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强调主动性。第二,你得学会判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第三,你还得有勇气有能力拒绝自己不想干的事,敢跟人说“不”。

比如读新闻,你可能觉得这个也重要,那个也必读,订阅了一大堆公众号,在微博上关注一大堆人,每天被江湖风云牵着走,实际上大都是没有用的。你应该有所侧重,勇于删除和忽略不重要的信息。正确做法是以我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方面的内容下功夫研究透彻。

现代社会中出现很多完美主义者,其实都是不懂轻重缓急的个人评价焦虑症患者。

他们关注各种细节,经常能指出别人的小错误。比如给他们看个 PPT,他们很容易注意到上面有没有标点错误,却不知道你说的大局是什么。这其实是特别浪费时间的性格。

同理,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你在机场浪费了太多时间。如果你从未丢过东西,你在整理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如果你从未做错事,你做的事不够大。

有个北大毕业的“虎妈”,为自己九岁的孩子制定了一个很强硬的作息时间表,一天有 18 个小时在学习,内容包括跆拳道、游泳、钢琴、拉丁舞、英语、围棋、奥数、古文、练字,以及新闻联播。

网上对她的批评意见,都说学习的时间太长,没有玩和休息的时间。我认为这些批评没有说到重点,重点并不在于时间长,时间长的本质是什么都想要。

人的精力有限,什么都想要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想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思想,天赋树不能乱点。极简主义要求我们培养核心的竞争力,在他喜欢的东西上加大力度。用 20% 的时间就可能实现这个小孩 80% 的功能,剩下 80% 的时间几乎都是浪费,还不如让他去玩。

玩很重要。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最关键的事情做好,省出来时间去玩。

这也符合特勒布在《反脆弱》一书说的“杠铃原则”:做事要注重两端不管中间——我要么做最难的事,要么玩或者什么都不做。

我没时间做简单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极简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w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