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议“同步共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同步共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半卷诗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8-09 23:16 被阅读0次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同步共振呢?所谓同步共振,就是指参与语言教学的各个思路,能够沿着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同步运行,和谐变化,产生共鸣,使师生的求知活动达到理想境界,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材编者思路具有人为的规定性和针对性,而教师的教学思路能使教材的知识信息按学生的思维重新加工组合,并采用适当的传递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思路既以发展学生学习思维为目的,又以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为依据,同时又受课文作者的思路所制约。课文可以说是作者思维的“果”,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无不朝着揭示这种“果”产生的“因”的方向发展,从作者的创造动机、背景以及内容等方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材、作者、教师的思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运动发展是不平衡的。那么,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同步共振,关键在于处理好语文教学四种思路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备课施教时,应抓住学生思路这个主体,在不平衡的演进中,实现自适性、自调性,让学生、教材、作者、教师的思路互相协调,从而获得优化的教学结构,也更有利于实现四种思路的协同运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掌握学生思路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思维流程来调整教学设计,切实做到教师思路,课文作者思路与学生思路同步进行,和谐变化,发生共鸣,获得师生求知的优化境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是展开教学的基础,清除学生思路障碍是引导学生思路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教学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地清除思维障碍,疏通学生思路的过程。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思维出现了迟钝或停滞,这就说明学生的思路碰到了障碍。学生的思维障碍,是由学生的心理障碍所引起的。“满足感”与“冷漠感”是学生思维停滞的主要原因。

在熟悉了作品内容,把握了中心意思之后,不少学生最容易获得“全懂了”的内心经验而产生“满足感”。课堂常常出现起始阶段顺利,展开阶段难以推进的现象,其思维障碍正在这里。也使教师的讲援长时间停留在作品文字表层意义的分析上,也就是说师生的思维老是处在同一平面上,将强化学生的“满足感”,甚至造成课堂气氛的凝固状态。这实际上是人为地扩大学生思路,教师思路,课文作者思路之间的距离,造成了三者之间的不协调。

消除“满足感”的途径是:向学生提出可望而又可及的思考题,使学生产生“并无全懂”的内心体验,课堂上形成不断深入探求的思维流向,将教学推向纵深。为此有经验的教师重视设计“出人意料”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如教《石钟山记》可以这样设疑:“明明是山,为什么以石钟来命名?”以此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引导出种种推测:“山形如石钟”“叩石声如钟响”“水激石声如洪钟”。当学生处于疑问之中时,再告诉学生:“为了寻求原因,一千多年前苏东坡专程去石钟山考察过,看看他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这时,疑问又引起了学生的悬念,激发他们自己去解疑。这样,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思路,课文作者的思路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消除了学生的“满足感”。

程式化严重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动情,尤其是当教学以应试、升学为宗旨时,教师往往把作者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理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项目,学生的冷漠感就更为严重。消除冷漠感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互换”,将学生引入“角色”。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可以让学生体会宋濂求学的艰难,并与自己对照,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勉励同学们专心致学。

如果将教师比作一个高明的琴手,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激起他们探求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动起来,就是我们追求的“同步共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议“同步共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wt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