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12 夜读《道德经》:理解道家朴实相对论,“无为

2019-03-12 夜读《道德经》:理解道家朴实相对论,“无为

作者: Peter唐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8:31 被阅读0次

3月夜读《道德经》:理解道家朴实相对论,“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这一刻,感觉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悟。以前总是有一种“价值观”善恶相对,喜“善”而厌“恶”。在这里突然发现,善与恶也是一种“价值观”,你觉得善的,对别人不一定善,你觉得恶的对别人不一定恶;就如整个动物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大家的视角不一样看到的本就该不一样,而善恶本就一体。同理推论“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是恒而不变的理。

   体悟万物相生相克,不仅在于事或物,也在于人自己,也在每一个念头也在每一个动作。思与不思,在与不在,伸展与不伸展。奥妙都在于自身,自身就是道,也不是道。针对整个工作生活的序列,首先是要培养自己的工作“生态圈”。在圈中,导入工作规则,让大家都围绕工作目标去尽本分,充分的授权推动实际工作有效的落地。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培养团队职业能力,相信团队的专业和职业操守,让整个圈变成良性的工作“生态”,团队自然形成较好的互补工作梯队。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心理解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理不在教育也不在要求,而在于顺势“不妄为”。在工作中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态,尽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关文章

  • 2019-03-12 夜读《道德经》:理解道家朴实相对论,“无为

    3月夜读《道德经》:理解道家朴实相对论,“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

  • 无为即有为(一)

    大多数人只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无为”,以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又因为首先提出“无为”理念的是道家经典《道德经》,...

  • 无为而治与市场经济

    道德经讲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

  • 【转】关于“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

    一、“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老子...

  •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

  •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1] 老子认...

  • 无为:按“道”行事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无不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指...

  • 推荐一部动画片《道德经》

    动画版《道德经》,由蔡志忠漫画改作,以道家思想名著老子的《道德经》为基础进行的创作,老子以无为、无我、自然之观点,...

  • 道德经感悟思维导图模板分享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写的,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的主张,那要彻底解读道德经还是很...

  • 无为,道家

    老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老子所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12 夜读《道德经》:理解道家朴实相对论,“无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w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