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管理和运营,SCOR这个名字的曝光率也在不断提高。在多个SCOR分享活动中做过一些问卷调研中发现大概有60%-70%供应链运营的经理们曾经听说过SCOR这个名词,但多数人对SCOR的了解还是留在浅表层次上,在网上鲜少能找到有关SCOR应用方法论的文章。
本人曾经是国际供应链协会SCOR-P培训的讲师,在主讲SCOR 11.0版的基础框架时学员们的反馈是SCOR-P培训内容属于抽象得很好的“干货”,这些“干货”非常适合认证测试,但不太合适指导SCOR项目的实施。为此我曾特意向国际供应链协会的研发总裁Caspar Hunsche反映了这种情况,Casper回答简单明确,就是SCOR-P培训重在SCOR能“做什么(Do What)”,而不是“如何做(How DO”。的确,从SCOR所需要涵盖的范围来看,Caspar Hunsche的回答没有错,3天SCOR-P培训只能到做什么(DO WHAT)的程度。而如何使用SCOR则是一个实践过程,远比SCOR框架复杂得多。就算Peter Bostroff的《卓越供应链》也仅仅描述了SCOR应用实践的一部分场景。
SCOR的应用实践一般有3种模式:
A模式,即“自发型”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非常普遍,多是由供应链运作经理或主管自发地进行有关SCOR学习和探索。这些经理人们会积极地参加各种免费的分享活动,或从网上下载或书店购买有关SCOR的文章或书籍,有些人甚至会参加昂贵的SCOR-P认证课程。他们除了想知道SCOR框架内容,更期望能看到实际的案例。在我看来,自发应用SCOR的方式虽然对培养SCOR氛围和发展个人职业规划有很大帮助,但对企业进行整体供应链改善的影响程度有限。SCOR所涉及部门和业务领域很广,如果企业高层没有正确理解SCOR的应用规律和价值,没有实际的支持,仅靠个人或某个部门来推动SCOR的应用是根本行不通的。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所领导的部门已经完成了本部门SCOR第5层的流程梳理,但当真的要落地实施实际的流程固化和绩效评估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多,其他部门要么是不理解、要么是不支持,而他的领导误以为SCOR就像6西格玛那样可以从小做起,最后这位朋友只能搁浅SCOR的推广。
B模式,即“项目型”模式。这种模式多出现在中、大型企业中。很有意思的是国企或管理水平不大高的企业更倾向这种模式。他们或以为SCOR是一贴“退烧药”,可以迅速缓解供应链运作的病症(如库存太高);或是“手术刀”,可以一劳永逸地割除运作中的顽疾(如计划落后);或觉得“外来和尚来好念经”可以付钱请咨询顾问来为自己做事。大家知道每个项目毕竟有结束的时点,项目注重的是交付结果,这与SCOR的应用实践所注重的方向相反。SCOR应用类似“中医”,关注的是“阴阳平衡”和长期调养,SCOR应用实践的过程要远比结果更重要。所以单纯依赖“突进式”的项目,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结果,在国内有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曾邀请某个外企背景的咨询公司承担他们所谓的SCOR项目,经过1年多的项目实施,咨询公司留下了几百个分析梳理好的业务流程和作业指导书。但面对这些交付物,这家企业不知所措,交付物中虽然给出了设计好的流程、但并没有告诉这些设计是如何产生的,企业至今还是没有看到他们的供应链改善的效果。
C模式,即“教练型”模式。这是Peter Bostroff的《卓越供应链》所推崇的模式。Peter坚持认为企业必须自己成立团队来进行SCOR的应用实践,外聘的SCOR顾问只能扮演教练的角色。这就像足球比赛,上场踢球的必须是球员自己,教练只能场外指导。“教练型”模式投入代价小(仅仅是若干个经验丰富的SCOR教练),产生的效果明显,最重要的是通过“SCOR教练”的辅导,企业可以内生出SCOR基因,培养出一支自己的团队,可以长期持续地进行基于SCOR的供应链改善工作。
Peter曾向我们介绍说:他平均每年做6个SCOR应用实践项目,如果按照传统“项目型”的方式,一年6个项目是不可想象的,但按照“教练型”模式则完全可以胜任。有的企业常年聘请Peter作为SCOR主教练,辅导或带领他们的SCOR项目团队进行SCOR的导入和应用实施。《卓越供应链》一书是从SCOR教练的视角来描述SCOR应用项目的整个过程。他把SCOR应用实践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是SCOR导入,即在固定时间表(大约17周时间)内通过供应链诊断和缺陷分析等手段产生供应链改善相关的项目组合清单并培养一群SCOR的传道者和认知SCOR真正价值的企业高管;第二部分是在项目组合清单中选择若干个优先项目进行SCOR的具体实施,而这个部分多是由企业自己内生的SCOR团队实施的,而教练则是场外指导。
微信号:游理界
微信id:youlijie7
作者:Roger H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