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先在乎养志,志能养,思虑方可通达。学习不入于零碎,乃可建树。其中不可不晓学与习是为两法,不可不知有常格宜破之理。不以悲喜加身,不以好恶厌性,不以得失丧志,不以技高傲心。方能明名实,知体用。其本皆在于己,其法贵在静之一字。凡学道家之术,总论无非“学术求法,得法悟道”而已。故治学入门有五字诀:“敬,紧,径,劲,切”。祖师云:“此虽非术,然离此五字则不成学也。”
五字诀,敬,敬信的敬。学习之先有敬畏之心。敬大道,天地,万物,国家,师长,道理,器具,亲朋以及自己。有敬才有信,信而能学,敬于外而信于内。有敬畏之心,则可向之学习的“老师”无处不在。
紧,克服自身懒惰的天性。精进,专勤,持久,锻炼毅力。但同时也要注意松紧得宜。王重阳的《立教十五论》:“理性如调琴,弦紧则必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琴可调矣。又如铸剑,刚多则折,锡多则卷,刚锡得中,则剑可铸矣”
径:学习过程中德方向与方法,方向是径的目的地,方法是告诉我们如何行走这条路径。意思是再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埋头苦学,更重要的是深入背后理论的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参悟理论,知行合一,左右脚一起一步步、一点点的平衡进步
劲:韧劲,遇到障碍、困难不轻言放弃,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源源不断且不屈不挠的内在心灵力量,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富于弹性而不僵硬。《云笈七签》:“学道当如穿井,井俞深,土愈难出。若不坚心正行,岂得见泉源”
切:最后一字在学习路上越走越深时会用到。可理解为“钻”字,要专注唯一。唯一:在不断的“为学日益”达到精深处后,因为精力有限,无法顾及太广范围的知识了,那时将会选择一个方向,做“为道日损”的功夫。要把“损”做到极致。专注:“致虚极”的“极”,“守静笃”的“笃”,说的就是学习切入要点后,一心一意笃行钻研到极致
常格包括从小到大我们学习的知识,已适应的社会惯例等,还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形成的一些惯性思维。知识在打开视野的同时,也在束缚我们的思想。当想要获取更多,新的知识时,不能以先入为主的常格去给这些未知去定性画框,要用开放性的心态去了解学习。尤其要注意的是,当学到新的知识后,这些知识会通过个人的理解转变成我们自身新的常格,所以“常格宜破”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打断突破的过程。
另外“理无常是,事无常非”,除了有要注意自己学习,处理事物时,不要陷于常格的意思之外,还有要【把握时机】的意思。因为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道理都无法适用于全部情况。世界上没有错误的道理,只有运用不恰当时机的道理。我们一直要学习的是,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当时最合适的方法去处理事情,处理问题时要取平衡点,取中,不可不及,也不可太过。
练太极是一件非常好的练习自己把握时机的运动,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连绵不绝,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出自《庄子·知北游》,有梳理,洗涤,疏通的意思。所以瀹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