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作家”路遥逝世30周年,一部以纪念路遥的同名话剧在京上演。
茅盾文学奖作家路遥在文学道路上得到极高的奖赏和认可,这部话剧着重刻画他成年后经历的四次艰难的人生选择。
第一次选择发生在他写完小说“人生”之后,在业内颇有名气的路遥陷入无法顺利出版“平凡的世界”的苦闷中。这时,老同学的出现和建议,给他带来一次重要选择。为官还是为文?
路遥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采用一票否决制,把票投向了以文学创作作为自己人生目标”的重要一票。
坚持写作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放弃的后果却赤裸裸地摆在眼前。
在“平凡世界”第一部出版后的专家研讨会上,专家团队褒贬不一的评论,导致路遥心情低落。到底是追赶潮流还是坚持自己的初心,此刻的路遥又做出了第二个抉择,他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不动摇。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人生重要节点,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但路遥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坚持初心不变,正是由于他的坚守,才让我们看到了完整的平凡世界三步曲。
写作无法养家糊口,经济上入不敷出的路遥遇到的现实困境和利益诱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雄要为五斗米折腰吗?
到底是追求金钱还是理想?为了物质还是精神?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路遥做出了一个特别疯狂的举动。
他撕掉了已经为富商写好的传记书稿,损失了即将到手的八万元高额稿酬。他说: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身为作家,不能什么钱都去挣,况且人活在世上还应该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他留给世人:不凡的风骨,磅礴伟大的内心世界和坎坷励志的人生故事。
第四个选择是在摆在获奖之后。就此满足享受?还是永不休止的奋斗,逆流而上?“黄土地的儿子”路遥,选择了像黄河纤夫那样迎难而上地爬坡之路。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的大无畏精神。
路遥是陕西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即使到了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深受老百姓喜爱,是高校中借阅量最高的图书之一。
路遥执着向上,不甘平庸,自强不息的意志,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大灾大难面前屹立不倒,在艰苦岁月中奋起直追的民族气魄,触摸到日新月异的时代之下,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路遥短暂的一生,展现在平凡作家不凡的风骨和精神。他在弥留之际感叹道:当我走向书桌,如同绑缚刑场。而当我完成一部作品,如同生了一场大病。但即便如此,甘用生命换作品,用心血换文字,为大多数人写作,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就了他永远被人民铭记的人民作家路遥。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还依然活在别人心里。作家选择用作品表达自己内心世界。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人能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人这一生,不是看你贫穷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啥。
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有的最终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