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宝宝”们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
早上起来穿什么。
站在衣柜面前干瞪眼,上衣是搭配裤子还是搭配裙子?是穿职业套装还是休闲装?就算前一天晚上已经搭配好第二天穿的衣服,可是天气突变,这套衣服是穿还是不穿,穿上是冷还是热?我想穿这双鞋子,换一套衣服就和鞋子又不搭了,站在镜子面前穿了脱,脱了穿,实在不知穿哪件好!太纠结了.......
“老公——快过来帮我看看穿哪套衣服好?”
最后无奈也只能请求老公帮忙。
02
用餐时间吃什么。
到了吃饭的时间,是叫外卖还是下馆子?是吃火锅、牛排还是麻辣烫?吃火锅太浪费时间,吃牛排太贵,吃麻辣烫不禁饿。我不要点餐,点餐也不知道吃什么好。
我去!!!选来选去饭没吃成,上班的时间又到了。
呜呜~~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是你?是你。还是你!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在纠结,是继续更新我的连载小说,还是在公众号里写推文,但是我又好想看书充充电,我到底先做什么好呢?想来想去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在挣扎中溜走。
万事纠结,患有“严重纠结症”的“宝宝”们实在是太难了!
03
选择纠结症,简称纠结症,也称为选择困难症!是指在两者或三者,或更多以上,物质及物体,无法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烦躁。
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第一种声音:当面临选择困难时,可以尝试着只选择其中一项选择,不论对错,也不去考虑更多,坚定这一选择。当选择完成后,告诫自己不要后悔,也不要做任何对比,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这事实上是一种正面的心理暗示,患者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这样的心理暗示,来逐渐走出选择障碍的阴影。
第二种声音: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是做什么事之前想清楚做事之后的后果,想想自己该不该做。是做什么事之前要有选择性,不能盲目去做不然会吃大亏的。
其实,吃什么、穿什么,我们选择错了都可以再改,可是面临人生重要节点或是人生的转折的时候,一旦选择错了,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
04
于是,这个时候,纠结症又犯了。这两种声音该何去何从?
小的时候,我们年少无知,心无旁骛,选择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一念之间,只随心意,张口即来。
长大以后,生活教会我们学会了谨言慎行、权衡利弊、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做什么事之前想清楚做事之后的后果。
大到一个人的生命取舍,小到有时候去超市买东西碰到售货员推销产品,都要思量半天,她为什么给你推销这个产品不推销另一种产品?是不是这款产品销售利润大?但产品打折价格确实又很便宜。便宜没好货,万一质量不行呢?如果是食物,是不是推销的这款食品快过期了等等考虑。
这时,货架上的产品被拿起来又放下,面对着货架沉思,就好像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一个声音说买,另一个声音在告诫自己不买。
不要把“纠结症”当成一种病,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心结。
有时候看似患有选择困难症的“宝宝们”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很有可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留下的后遗症。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实则是遇事考虑的太多了。在选择中纠结,在纠结中选择,周而复始,形成了一种习惯和暗示,以至于把简单的事情选择复杂化了,令其内心摇摆不定,从而感到烦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