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不那么成熟的教师体验报告,也许会给还是新人的你一些前瞻性的帮助,也可能引起年经教师的共鸣,更希望接受卓越教师们的批评指导。
一个爱美、爱折腾、爱美食、爱美景、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非典型语文教师,把减肥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但这些都不是今天的重点。
刚入行的时候,连续三年的“高强度输出”,虽获得了一些小荣誉、小成绩,但是越来越“心虚”。阅读的心境和时间量不复从前,缺少了阅读的修炼,越发鄙夷自己的浅薄。
我想在课堂上让“学习”真实的发生,希望每一节课孩子们都在“主动学”“静静思”,让语文成为他们最喜爱的学科。要做最好的自己,有个性,有追求。
持续性学习是教师行业的刚需。那怎么学呢?
一、做一个孩子。
哪些书单适合孩子?为什么我推荐的书孩子不爱读?除了教材要求的必读书目还有哪些书适合孩子呢?
如果正在阅读的你没有这方面的困惑,恭喜你!你真的很棒,可以在阅读的世界里,与孩子们拥有共通的精神世界。
是的,回想我们的儿时,是不是也很喜欢看各种小说,喜欢那些“闲书”?儿童文学其实是非常丰富了,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窗边的小豆豆》《柳林风声》《长袜子皮皮》这样的作品,还有金子美玲、沈石溪、秦文君、杨红樱、郑渊洁,其实还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都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丰富孩子们的书单。
没有孩子不爱读书,只是没能为他找到适合的书籍,孩子都爱听故事。
1.文学名家笔下的儿童文学
(1)鲁迅先生的《社戏》《故乡》《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一件小事》。
(2)汪曾祺的《高邮的鸭蛋》《黄油烙饼》《昙花,鹤和鬼火》。
还有废名、沈从文等,他们的作品还需要挑选一番可以推荐给孩子们品读,从故事中发现上个世纪的同龄人的生命成长经历。
2.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薛涛、张之路、曹文轩、张吉宙、高洪波、金波、王宜振、翌平、赵菱、刘虎、黑鹤、黄蓓佳、汤汤、彭学军、张佳骅、邱昭瑜、荆凡……
他们的作品中,许多美好的文字,童年的故事都在等待我们。
提到曹文轩先生,我们看的最多的就是《草房子》《青铜葵花》《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其实《蜻蜓眼》的美最动人。
青岛作家张吉宙的《我的湾是大海》《青草湾》《五彩绳》《燕明刀》《孩子剧团》都适合不同年段的青少年去阅读。
赵菱的《大水》、荆凡的《颜料坊的孩子》都是江南水乡孩子的成长故事。除了名著,我想我们亲自读过的书单,更值得推荐,这些与童年有关的文字也应该被看到。
小的时候最爱看《哈利波特》,现在它也被作为共读书了。时代在照唤,你感应到了吗?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 请孩子们接龙他们最爱的故事,如此饱含智慧的书单,一代代积攒下来的就是珍宝。
二、做一头牛。
1. 反刍式教育类书籍
许多书籍需要进行“反刍式”的阅读。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参加过几次培训,许多老师都会想知道名师们在走向神坛的过程中都读过哪些书。
最后总结下来,都有共同的特质:教育经典。
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洛克、卢梭、蒙台梭利、维果斯基、布鲁姆、马扎诺、佐藤学、叶圣陶……这些名字是不是很耳熟?我确信没有在背教育名家,没在做教育学考试卷子。
经典永流传,里面有真经,但真的很难懂。阅读这些书的时候真的就是“难产”的过程,不断地坚持,认为自己读懂了,实践,再推翻原有认知,再继续以为自己读懂了。
2.专业型必备书籍
除去大学中文系所学,叶嘉莹、孙绍振的著作非常值得阅读,吸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长期积累收获颇多。其他文学类、哲学类甚至社科都值得去阅读,这就要看老师们的喜好和时间分配了。
心理学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懂孩子的世界,做他们喜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嘛!这类书籍有很多,我最推荐的是《非暴力沟通》,那些年的低谷时期,这本书给我带来安慰和鼓励。
3.应用型干货类书籍
这类书就非常可爱,读来没那么高深莫测,在指导实际教学,解疑答惑方面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使用效果点赞!
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里有青年教师的学习路径规划,书单很丰富。刚才提到的反刍式书籍和语文专业必备书籍,魏老师都有推荐书目,在这里就不盗版了,还有许多适合老师看的电影推荐(《嗝嗝老师》很好看)。
王荣生教授的参与式语文教学教材分为8本,按小说、散文、实用文、阅读、写作等分册。
近几年的PISA测试中,中国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教学中需要被重视的空白。张祖庆老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为这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助力,一书在手,教学有方向。
珍妮佛·塞拉瓦洛的《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黄绍裘、黄露丝玛丽的《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道格·莱莫夫的《像冠军一样教学》,安德烈·雷德芬的《卓越教师的200条教学策略》,苏珊•布鲁克哈特的《如何编制与使用量规——面向形成性评估与评分》……
这些书有的对我们甚至是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帮助。编写量规是最近正在学习的,让每一节课形成完整的结构闭环也是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落实的,这些从书中获取的经验极有助益。
脚踏实地的阅读,抄抄写写有益的经验,静静的夜晚,不断成长。
三、做一个现代人
说到“阅”,古人可以读书,读人生。现代人可以听书,看视频,这也是一种阅读。"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可视化阅读人尽皆知。以下几个学习方向想要和大家分享。
1.关注名师
名师各有风格,张祖庆老师就建议老师们对一位“名师”(专家型教师、自己欣赏的教师)进行长时间研究,包括他们的著作、论文、访谈、讲座、上课视频等等,对于新手教师的教学有重要启发性。有幸聆听台湾李玉贵老师的讲座,体验了日本学校的听评课方法,内场的老师负责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外场的老师分小组记录教师的教学问题、发言时间、教室中的行走路径等,进行汇报分享。观摩名师的课堂,也可以学习到许多课堂内容以外的教育技巧。
那语文界的名师都有谁呢?灿若星汉。余映潮、李玉贵、窦桂梅、干国祥、史建筑、蒋军晶、张祖庆、何捷、丁卫军、王君、马玲……这份名单实在太长,大家可以一起接龙。
这些老师们的公众号也非常值得关注,他们平时发布的文章,方便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张祖庆老师的“祖庆说”,干国祥老师的“痴且狂”,刘恩樵老师的“化言樵语”,邓玉琳老师的“邓玉琳区级名师工作室”(非常感谢素未谋面的邓老师,一次领雁式整本书阅读课直接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还有王君老师的“语文湿地”……
怎样获得观摩课视频呢?可以参加不同的教师培训,比如“卓越语文教师深度班”“千课万人”“全人之美”,许多会议都支持视频购买服务,也参加如“语文杯”等语文教师大赛,向潜在名师们学习,学习授课思路,发现提问技巧,反馈自身。
一些成熟的网课机构,也提供了许多名师的授课视频,都是一系列的课程。比如,快哉小课、全人之美、青草湾读书会。会给我们提供给更广阔的思路和新鲜的教育资源。
2.“听课”与“抄书”
康震、郦波、蒙曼老师在喜马拉雅发布的各类解读课程,也会为我们提供新思路。古典文学方面,静静地抄录,细心品悟,这样的积累也是非常有益的,也是非常难,但应该努力去做的。
3.专业型网站
首推“知网”,“爱学术”更适合个人购买会员使用。在语文识字方面,字源网和象形字典这两个网站非常有帮助。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记忆。
曹文轩曾经说过“我们只强调记忆汉字的数量,将汉字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交流的工具。这样的观念,让学习汉字的过程变得功利又无趣,让孩子眼中的汉字,变得益发面目可憎。其实不妨静下来,以谦卑的姿态进入一个又一个汉字,你会发现每个汉字的出现,都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意外。它们的诞生暗含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人与世界的一次次交谈。汉字跨越几千年悠长岁月,已经积淀下太多的文化与历史,厚重得像永远讲不完……”
愿我们都可以——怀童稚之心, 谦和包容,在课堂内外俯下身去,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以大爱之心做教育,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在挑战中不断创新,与孩子们一起用新颖的方法瞻仰深刻的文学世界,让每一节课都有所期待,与孩子们共同仰望浩渺苍穹,体味生命的高度与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