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学习强国上,一口气学完了一门课。
《华夏文明的地理学构建》,唐晓峰老师,孤陋寡闻的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讲的真不错,如果不是他的精彩讲解,我未必能够一口气把它们看下来。
4集的慕课,每集20多分钟,完全没有一点觉得冗长,反而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如果简要总结一下,那么慕课主要内容是从地理的视角讲解了,从远古时期到现代,整个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当然是从比较大,比较宏观,时期比较长的角度来讲解的,这个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但可能信息量太大了,而时间又比较短,所以才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学完之后我有一个感想,那就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真的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文明,我们应该有对自己文明的自信。
很多人有文化上的不自信,其实能理解,尤其是,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甚至很多社会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外国人也在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进行讨论和做研究。而我们的大众媒体上充斥着逻辑混乱的论调和观点,缺乏科学思维,缺乏实证精神,缺乏逻辑性和理性。这些都是事实,很容易让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具备科学思维的人,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缺乏逻辑,缺乏理性的观点特别的不以为然,甚至有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那么多中国人都这样,将来会向哪里发展呢?甚至,大家如果都这样,我们中国还会有前途吗?
学习了这个慕课,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对我们的中华文化,有了更多的信心。
如果对比中西方两个文明,它们甚至在很多细小的问题上,完全就是反着来的,或者说是相对的另一面。
比如说对水的欣赏,我们中华文明对水之美,欣赏的是顺流而下之美。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每个中国人都能想象、理解那种“意境”。
而西方文明则不同,他们更注重的是改造,必须弄一个喷泉。改变水的自然形态,向上喷。
还有对树木,我们的园林是要长出不同的形态,追求天然去雕琢。但西方文明是要把树木修剪出完全跟自然不同的几何形状。
我们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西方讲究改造世界。
所以我们有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而在现代科技上,西方更讲究逻辑和科学,这都是自然而然的。而且这种特性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今天。
同样的,因为我们讲求顺其自然,所以,当西方的逻辑和科学发展起来之后,我们更能够接受,更能够包容。
这就是现在中国的样子,外国的东西来了就来了,到了中国总能被适应成我们中国特色的样子,跟外国原来的不一样了。
又是根据同样的逻辑,西方总想着改造我们中国,总认为我们的很多特点是不理性,不符合逻辑的。
无论是站在价值观的角度,还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两方面都没有什么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的问题。当然也不存在哪个更高级,哪个比较低级的问题。
这就是一种不同,而世界需要这种不同。
就好像无法想象所有的人都是都是一个面孔,无法想象一个群体中只有一种声音。“不同”是必须的。
一个团体当中所有的人都众口一词那么必然会走向灭亡,如果世界变成同一种样子,人类还有什么前途呢?
自然的发展和物种的演化需要多样性,人类社会的思想难道不需要多样性吗。
我们源远流长的思想方式,顺其自然,兼容并蓄,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了解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偏好,我突然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多的自信,情感和理性获得了统一。
不仅仅是情感上认同自己的文化,在理性上也认识到自己文化的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文化存在的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对人类的未来的重要的意义。
人类文明需要来自中国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