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小病,在家里被高烧折磨的三四天里,整个人浑浑噩噩地睡了醒,醒了睡。
因为浑身酸痛,脑袋也跟着晕乎乎。醒来就看手机,刷小视频,看书,看累了又接着睡。
就这样过了几天,顿时觉得十分无趣。甚至有点刷手机要刷吐了的感觉。
那会就深刻觉得,人啊,真应该干点有意义的事。
02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呢?
思来想去,我觉得应该有这样几个标准:
第一,自己喜欢的,甚至是热爱的。因为千金难买心头好,我喜欢这三个字能敌一切。
第二,可以带来持续的价值与成就。这种感觉不仅是金钱上的,更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可以越来越值钱的,越来越受人尊敬的。比如,教师,医生,这种职业就是越老越值钱,越老越金贵的。
第三,可以让人持续成长与进步,而不是仅仅吃青春饭的。
如此这样一想,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真多。
03
具体是什么事呢?
总体说来分两类:
一类是管理类,能够努力做到企业高层。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管理思想、心理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沟通、组织、协调、良好的文笔等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也可以给自己带来直接收益的工作。
换句话说,这些工作是在我还没有完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必须要努力夯实的,它是我经济来源、经济底气的基础所在。
在这方面,目前正在努力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企业内训、党务、政府关系等知识,希望能够持续精进。
另一类是兴趣类,能够真正发挥个人爱好特长,而且也一直想做的事。
比如,在写作方面,第一,能拥有更多可以写稿的副业;第二,可以尝试着参加征文比赛;第三,自己尝试着写小说,写故事,努力往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方向发展。
比如,在教育方面,第一,想要努力考过教师资格证,想要尝试着自己开教育类课程,公文写作、演讲与表达、论语、读书分享、樊登训练营运营,等等,都是想去尝试做的项目;第二,想要继续深造,读一个心理学类的研究生,实现自己考研的梦想,同时,也给孩子做榜样;第三,想考翻译证,真正把以前一直给自己拖后腿的英语学好。
比如,在旅游方面,想考导游证,想要带女儿去更多好玩的地方,看更多风景,去经历更多有趣的人和事。等等。
凡此种种,都是自己很想做的事情。
这样一想来,顿时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真不少。
04
那具体怎么做呢?
我给自己的计划是,一点一点来,先从一个一个想考的证入手,结合公司的培训项目,把自己想要尝试的内训师,演讲与表达这些课程,都一一的尝试一遍,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
与此同时,持续写作,持续看书,尤其是看经典,持续演讲表达,让自己真正做到杨总所说的“站起来能讲、坐下去能写、沉下去能抓”。
在此基础上,强化自己能写、能讲、能抓的优势,并在几个领域做到精通,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不仅能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05
前两天刷视频,看到一种说法是:人最怕的就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持续向前的动力。
而如今,几经思考,我再次很明确自己的目标:主攻管理,兼职写作。让自己成为一个懂管理、爱写作,主攻管理,辅以写作的人。
听上去目标很宏大,但此时,对于三十五岁的我而言,余生几十年,在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求的就是发展,是热爱,是意义,有的是时间沿着自己热爱的道路去行走。
那就废话不多说,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