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现象学导论》8-3: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范畴对象实在性”1

《现象学导论》8-3: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范畴对象实在性”1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2-12-23 20:29 被阅读0次

否定范畴 ,“如此被构造”

作者在继续讨论中,又回到对“现象学是否是主观现象”的辩解之中。他反对认为人脑和意识产生出的现象都被算作“内心的”现象,也否认现象学是类似于笛卡尔式的内在概念的产物。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他强调“现象学”是“物”的现象而非“心”的臆想。

1在我们思考了最表面的知觉感官,与稍微引申的回忆和想象之后,我们可能发现,“范畴对象”似乎包含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们观察一辆汽车喷漆,观察到的内容其实并不受自我控制,如回忆见过的汽车,其实也并不是怎么想象都被叫作“回忆”。这两个过程中人们的内心都旨在“还原”外物,因此内心参与成分不高。

不过,范畴领域不同,范畴和判断,是人们理智构造的产物。试想“爱因斯坦与柏拉图从未见过面”这种事情,与现实中任何事情都不对应。然而,作者强调,我们读者也应该发觉,虽然“范畴意向性”是人类理智的产物,是没有人类和语言就不会产生的“一个个的判断句”。但是它们从内容上来说依然是符合客观世界的。因为人们理智言谈中涉及到的事物时态,都是世界中原本的事物事态。理智可以将人们没注意到的事态构造进语言和判断之中,但这并不是“创造”。“必须强调这个事实,即范畴对象是事物显现的方式;它们不是主观的,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灵之中的事物”。”

有时我们会面对欺骗的语句,有时会面对错误的判断,这些范畴对象自然都有臆造的成分在里面。但至少,它们都是旨在对真实事物的描述,并且接受真实时态的检验。

2 我们就是如此被构造的。除了可以欺骗和误判之外,有时我们甚至可以谈论缺席事物的状态,它们能不能说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呢?

而且,在我看来,“否定句”其实可以充分地表现理智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于张力的。现实世界并不具有“否定”的事件存在,比如一个人嘴里少了一颗牙,那也是别的牙都在营造出的一种显象罢了,而即便是牙掉下来了,也是一个切实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态构成了这个世界,没发生的事态不参与其中。而在理智的世界中,没发生的事态也可以成为范畴。

在否认范畴和理智概念并非主观产物的时候,即便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观察概念产生的初始,区分那个理智产生的“咔嗒”瞬间。但我认为这些“发生学”的方法已经有些陈旧。作者说“。我们就是如此被构造的,以至于能够意向在其在场状态的事物,也能够意向在其缺席状态的事物。”

相关文章

  • 科学的科学——三视角符号学

    皮尔士根据他的现象学三元范畴理论(现象的性质范畴, 具体个体或事情发生范畴,规律或习惯范畴)建立了三视角符号学和由...

  • 先验范畴和范畴化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具备理性;柏拉图认为,理念的世界是客观永恒的,现实的感官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康德试图调...

  • 33.函子范畴

    将两范畴之间的函子视为对象,函子间的自然变换视为箭头就可以构成函子范畴,这样的范畴是范畴上的范畴,往往称为纯粹的范...

  • 6.范畴的例子-2

    给定一个范畴,经常使用的构造新范畴的手段是范畴中的图。 a.固定范畴C中的一个对象I,对于I上的箭头可以定义新范畴...

  • 万物生光辉

    【石丰画语】信仰之跃,在自由范畴,在万物生光辉范畴。信仰的智慧、敬畏和光芒照耀,及人作为神性和撒旦争夺的对象和产物...

  • 范畴

    今日话题:最近我们的城市遇到了极大的洪灾。灾后自救。有解放军还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大家怎么看志愿者? 微笑:作为志...

  • 范畴

    可控领域就是指有一些你能直接控制与影响的事物,不过有一些你无法影响的事物,譬如一个陌生人砸坏了你的车,这件事与你有...

  • 范畴

    谈起这个话题,有时候也非常的沉重。因为说这个自己先要有范畴,说的时候,如果没有太多的范畴,那有可能也不能令太多的人...

  • 32.自然变换

    自然变换将定义在两个范畴间的一个函子变为另一个函子,因为函子本身是将一个范畴中的对象和箭头映到另一个范畴中的对象和...

  • 401 范畴与范畴化

    蓝色:幻境结束 红色:见识世界 Henri Tajfel书籍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象学导论》8-3: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范畴对象实在性”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hi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