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星期五 小雾
图片来自网络文/木子小沫
今天是2018年11月的最后一天, 距离我来简书已有一年的时光了。
记得我看过的第一篇文章是:
《简书上的那个女孩,我可以喜欢你吗?》
男生的文字平易近人,情真意切。当时这封情书是首页推荐,阅读量特大。机缘巧合,我这个简书新人也有幸看到。
我关注了一个叫作“一直温暖如歌”的女孩。
我成了她的粉丝,几乎看了她所有的文章,大概她与她的文字一样美。那段时间,总是期待她更新,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她的近况。
我不敢评论,不敢点赞,不敢给她发简信,就这样默默地关注着她。
“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我喜欢她笔下的文字,她简单的生活。
她对阅读的热爱,对文字的执着和对爱情的不将就,都让我对这个独自在北京拼搏的女子无比敬佩。
可能会偶尔孤独,需要温暖,但她不畏惧。
自此,我喜欢上了简书这个新天地。这里用文字传递温暖,这里有无数平凡的故事,这里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好一段时间看不见如歌的文章了,但我知道她一定过的很好,她也一定没有放弃简书。
上传中,请稍候... 暖阳除如歌以外,我还关注了一些喜欢的作者。
比如说,志林学长。
在这偌大的简书里,他是我第一个加了微信的作者。从文章里知道他是一个积极乐观,对乒乓球情有独钟的人。
我是不敢随便加好友的,因为又要重新认识一个人,从他叫什么名字开始,又要陷入他终会走散的恐惧中。
由于很少有人私信我,我不敢相信简书里还有人知道我的存在。谢谢学长让我感觉自己在这里有被关注,被温暖。
“小沫(小妹),可不可以加个微信什么的?万一以后想我了而我不在,还可以私戳一下,虽然,很可能成为微信里的陌生。”
“很愿意认识你呢,陌生也不怕。”
和他妹妹年龄相仿,所以把我也看做妹妹,我当然很乐意享受来自哥哥的关心呀。
他叫木子心士,我是木子小沫,更意外的是我们的名字竟然也只有一字之差。
在此之前,没遇见过如此巧合的巧合。
学长是个优秀的人,也是个低调的人。长沙念的本科,南京在读的研究生。害怕泄露他的信息,我就透露至此。
最近在忙毕业论文,他每天在实验室里呆到很晚,敲字写理论。努力的人最美,拼命追逐梦想的人最酷。
12点还没回宿舍,真的很想劝他:“学长,一定注意休息,别老是熬夜赶论文呀。”或许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只是自己很怕吃苦。
来简书久了,留下的痕迹多了,就开始担忧起它的未来了。我怕有一天它突然消失了,而我来不及保留那些视若珍宝的文字,连同失去的还有那段青春往事。
可能你会以为,我是杞人忧人。但这个问题我真的想过,一直没找到答案。
只是随便一提,没想到学长竟然会截图外加步骤解读,教我怎么在电脑网页版上打包下载压缩文件保存文章。
学长应该是个暖心且细心的男生吧。
大概是从小缺乏安全感的缘故,我对别人的帮助总是莫名的感动。我认为在我的世界里没有谁必须要帮我,所以如果哪天你帮到我了,我就会开心到不行。
不敢轻易打搅他,毕竟毕业都太忙了。
在简书这个世界,我不清楚自己会读到什么故事,遇见什么样的文章,但我相信缘分。
如果我有幸邂逅你的文字,那我一定会倍加珍惜,因为确实作者太多,文章太多,而我刚好喜欢你。
看过的文字越多,就越不敢下笔。
他们都太优秀了。几十万字,几千粉丝,上千点赞,甚至还有出版了个人书籍,我叹为观止。除了崇拜,什么也不剩了。
“我只是把简书当做日记本,我写我的就好,别人优秀就让他优秀吧。”
大概是这个信念,我才会一路走来不放弃。
感恩小北的喜欢我是读者,亦是作者。
读别人的故事,大都透过文字欣赏其中蕴含的性格和生活态度。若是有了共鸣,还会小心翼翼地评论一番,算是与作者交流了。
写自己的故事,是记录,是倾诉,是提升。
如果说只单纯为自己而写,那我来简书还有什么意思?一本日记本就能解决的事儿,我为何还要自找麻烦?
我很贪心。既然来了,我也有自己的私心。
我会期待你的阅读,喜欢你的点赞。如果能够评论一两句简短的话,我会更加开心,当然了我也会用心回复你。
要是哪天我很难过,写下了一大段消极的文字当作宣泄,你给我一句鼓励的话,可能改变我的,是一整天的心情。
日记本无法做到,简书做到了。
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有人愿意读我的文字,喜欢我的故事。
没想过能够用写作挣钱,一方面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喜欢的东西只是单纯地喜欢,不想让其功利化。
图片不行,文字来助如果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字的话,那我会说是三年级时老师布置的周记。可能它在中小学是作业,高中以后仅是爱好,很遗憾始终没能成为一种习惯。
现在,最后悔的莫过于没能坚持写生活札记了。记忆终究会模糊,但文字就清晰多了。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的高中就是。
很多东西来不及触碰,就已不留痕迹。如果高中坚持写了日记的话,后来的我应该能驾驭着文字,随时返回那段黄金般的时光。
错过文字太久,大概以后都不会遗失了。
手机拍摄于镇远来简书,也许是“命中注定”。
我很苦恼,这一年里看过我文字的人寥寥无几,最不离不弃的读者一直都是那个奔跑中的自己。我想过原因,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生活经历有限。
每天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所见的风景也无非就是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有时间有机会的话,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体会一把古人眼里的“行万里路”。
我是个比较安静的人,不喜欢闹腾,那些年轻该有的疯狂似乎与我无缘。我羡慕极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生活。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有故事的人大多都生活经历丰富多彩,像我这般的人,生活激不起什么波澜,也就写不出什么吸引眼球的作品。
幸运的是,我有一颗堪称细腻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他们写大风大浪,我就写细微琐事,互相补充未必不可。
(二)阅读积累不足。
既无法学在路上,又没有潜心阅读,做到“读万卷书”,何以有望做到“下笔如有神”呢?
看的多了,悟的深了,写的才会顺畅。
我很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学的汉语言文学,因为专业要求的书籍尚未琢磨到一知半解,更何况古今中外的各类经典名著了。
学校的图书馆不够大,不够气派,可那里有我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孔夫子也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是基础上课之余,我会坚持看书,丰富阅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且不说两者皆备,可总有一个得在路上吧!
温暖到我了~最近有读者给我留言,说喜欢我的文字,真的超级感动。我并不期待看过我文章的人都喜欢我,因为我只是个普通人,写着普通的故事,无法符合所有人的审美。
但如果你喜欢我,我一定分外珍惜。此刻很想与尚未遇见,却终会遇见的你说:
“一年里,未来的日子里,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
我是木子小沫:
谨以此文,献给我与简书的一周年。
简书你好,朋友你好。
未来可期,我们为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