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的故事吗?源自于一对父子,父亲因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家后就把在沙发上蹦跳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转头就踹了身边的猫咪。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人撞伤了。“踢猫效应”通常是因为人在情绪糟糕的情况下,潜意识中会驱使其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而受到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寻找比自己弱小的人发泄。因此就形成了一条愤怒传递链条,将负面情绪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最弱小的的群体,即“猫咪”。
“踢猫效应”的根源在于没有控制好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会沿着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给家庭、职场以及社会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造成不良的结果。《道德经》里有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情绪的尽头,不是发泄,而是无声的沉默。
有一女孩,身穿最爱的、崭新的白裙,兴致勃勃地去上班。不料,在途中,下起了瓢泼大雨。恰巧路边飞驰而过的车,溅了女孩一身泥水。于是,她整天都郁郁寡欢,诸事不顺。起初,与同事因一句话而争吵不休。在众人一番劝解下,方才罢休,但女孩仍旧气闷不已。后来,在给领导交报告时,她接二连三地修改了多次,都不曾过关。女孩委屈交加,直接辞去了工作。回到家后,还莫名其妙地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丈夫发了脾气。为此,二人大吵了一架,甚至大打动手。在愤怒之下,与丈夫离了婚。最终,女孩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家庭。人生总有狂风暴雨,总有阴霾寒雪。遇事就情绪翻涌,怨天尤人,只会让生活变成一团乱麻,难有所成。要知道无谓的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问题。一旦种下坏情绪的种子,生出根,发出芽,开出花,所结出来的注定是坏果恶果。
在这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心情。心若计较,就会怨怼丛生;把心放宽,生活才会在绝境逢生,在柳暗处花明。懂得养好自己的情绪,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04198/2cc245aac4ef0a6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04198/a109fbe80f620b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04198/f87f3da3696f341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