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开始北京疫情防控级别由一级降为二级,由国内低风险地方抵京人员不用再隔离14天了。这是个好消息。我可以马上回北京而不被隔离了。有消息说,昨天公布北京转为低风险地区半小时后,机票订购短时上涨15倍。
顺便记录一下全球疫情的情况,国内累计84373例,国外累计3152988例。
因为可以回京了我和父母商量回京的日期。一般情况下,我老妈上午去看妹妹家的宝宝。我老爸基本上多数时间自己一个人。我这次回家过年,一过就是半年。但是真正陪我老爸讲话的时间似乎真是不多。说自己要回京了,父母马上显出不舍之意。那好吧,再住一段。和我爱人商量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他说:“是啊,过个年一过就是半年。其实早该回来了,北京天还热,要不到9月份回?” 我知道他挺想让我回去的。在小城待了这么久,我似乎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父母年事渐高。这种情绪上的拉扯是疫情期间许多人都有的。疫情拉开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让人有更多的空间给那些以前不曾意识到的重要的有形和无形的事情。陪伴是生命间无言的交流,我这次回来经常去看外公,昨天决定:回京之前的每天清晨陪我老爸散步聊天。
我父母都是言出即行的急性子,而且都很独立。清晨我老爸懒得等我,吃完早饭后马上出去散步了,让我老地方找他。我吃完饭去公园的篮球场一看,哪有啊?
公园的花儿不错,我就去花圃看花。现在正是鸢尾花开的好的时候。小城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是,而且颜色非常丰富。最常见的是蓝紫色、黄色、玫红、浅蓝、浅咖、我昨天在街上还看见过黄不黄咖不咖的自来旧的颜色。看到它们的时候,我觉得小城的市花如果选鸢尾似乎是恰当的,就像小城的本身的新疆味和内地比起来有那么点异域风情。我对鸢尾的认识是成年后看了梵高的画《鸢尾花》,再后来是去了欧洲。近几年北方城市到处都种鸢尾花,公园、路边、居民小区的小花坛。但是,小城的鸢尾花开的别有味道。原因之一是:色彩丰富,深、浅、变,可以把色彩拉出个色谱了。其二是:这里背靠天山,沐浴阳光。这里的阳光是有穿透力的,鸢尾在阳光里明艳动人。我在花圃中徘徊,欣赏他们的时候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农用飞机低空掠过,留下白色的痕迹,是在洒农药。我尽力躲开飞机的航道。一阵风来,微雨迎面。坏了!淋了一身农药!我赶快飞奔回家,目的只有一个,洗澡!
洗完澡拿过手机看到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对夫妻在听了川普总统说可以注射消毒剂,用光、热等手段控制新冠病毒后,家里正好有消毒剂就听了建议喝下了消毒剂。经过医院的抢救,妻子活下来了,而丈夫却无法再苏醒了。
那些随时凭借发挥的不靠谱的言论就是这样给他人带来伤害的。
公众人物有一定的信服力,这种信服力往往让人不思考、不验证而直接相信。在家庭里亲情带来了自然的信任,家人不靠谱的言论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只有确定和验证过的信息才能传递给那些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人。这在家里,我认为是一种责任。在人和人的交谈中鉴别信息真伪也是一种防控,就像防火墙,设置的高了,过滤了一些不同角度下看为真的消息。设置的低了,伪信息会流入自己的意识。只有在一个干净的信息环境中才不需要这些意识防控。
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希望很快这种疫情防控不在被需要了。期待,全国、全球再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不用戴口罩、不用绿码、自由地工作和全球旅行。地球疫情防控级别什么时候能降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