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是人群中特殊群体,不混同于一般的人,积极进取,效果显著。以人为本,是无差别地关注普罗大众,它否定了人在天赋、能力、经历、资历及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建立在人都是“天使”而无“魔鬼”一面的理论假设之上的,是理想的状态。但在现实中,这一观点及其假设很难被验证。
“以奋斗者为本”,字面上很简单,但如何理解却有着丰富的差异。
有梦的组织与个人必须奋斗,梦想是奋斗的动力来源。奋斗是任何个人或组织改变不满意现状的唯一途径。奋斗是个人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体现个人价值,突破原生社会阶层地位的可靠途径。奋斗是在竞争环境中,组织和个人不甘平庸,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奋斗能够实现组织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的最大化和长期均衡。
奋斗的过程与奋斗的结果,都能够作为认定奋斗者的指标,但奋斗过程并不一定必然会产生奋斗的结果,现实是残酷的,意外的因素很多。“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奋斗者的必要条件。
取得合理的回报不是奋斗者的终极目的,但是“以奋斗者为本”的“本”,就在于不能让奋斗者吃亏,要给予高于非奋斗者的待遇,这是让更多的人成为奋斗者的必要条件。这种回报既是对其以往奋斗的认可,有时也是对其未来奋斗的牵引与激励。否则,奋斗者就会因懈怠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与激情,奋斗者就会因更多的人退出奋斗者群体而被孤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