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对克莱因对“內摄”的论述做个摘要。书中P10《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中克莱因指出:
将好客体內摄是正常发展的前提,婴儿通过分裂将好的客体內摄进来,以此为据点促进自我的凝聚,借此躲避加害者。这种最早与(内在或外在)好客体的关系的特征,就是将其理想化的倾向。在挫折和焦虑升高的情况下,婴儿被迫逃到内在的理想化客体之处以躲避加害者。这个机制如果使用过度会带来问题,当婴儿的被害恐惧过于强烈,遁入理想化客体的动作会变得过度,这会严重阻碍自我的发展并且会干扰客体关系,结果是自我可能被感觉为完全顺从且依赖这个内在客体,而自我成为了一个空壳。这个理想化客体如果未经自我的同化,便会产生这个自我没有自己的生命和价值的感觉。克莱因认为逃遁到尚未同化的理想化客体,必将使自我进一步的分裂,因为自我的某些部分想要与理想化客体结合,而其他部分则要努力应付内在的迫害者。各种分裂自我与内在客体的方式导致了一种自我碎裂的感觉,这种感觉等于是自我“崩解”的状态。在正常发展过程中,婴儿经验到的分裂状态是短暂的,来自外在的好客体的满足会一再地帮助孩子度过暂时的分裂状态,但如果自我无法克服分裂与崩解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发生得太过频繁且持久,这种状态就可以被视为婴儿的一种精神分裂征象,而成人的人格解体与精神分裂的解离状态,似乎是一种退行到上述这些婴儿的崩解状态。
之所以摘录上述这段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刚刚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內摄、分裂之后又寻找回自我的过程,记录在此,结合自身体验,加深对理论学习的内化,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个笔记的原因。
马上3月开学要学克莱因的理论,读了两天书我感觉理解起来还是有很多困惑,便买了这本书的音频读书课程,老师讲到“內摄”这个概念的时候说“內摄”是婴儿感受到外在的威胁而通过幻想将这种威胁转化为内在的威胁。这段跟我之前读到的上述内容中內摄是将好的部分纳入进来是不同的,我意识到了这点并产生了疑惑。注意!这时惯性思维开始起作用了,我动用了防御机制来解决这个矛盾———我首先否认了自己读到的知识,并认为它们是错的,而老师讲的是对的(分裂),于是我开始努力去理解老师讲的内容(理想化)试图与老师的观点结合并能够让自己认同,以应对矛盾带来的焦虑感(这里发生了一个完整的內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无法理解老师的观点(内化和认同失败),一度我想丢弃自己的疑惑完全臣服于老师的观点,此刻一种自我正在消失了的感觉浮现上来,这个时间非常短并伴随恐慌(失去自我的恐惧)。于是我做了个决定,我要做点什么去处理这个焦虑应对恐慌,我暂停了音频去翻书求证,结果就是找到了在开头摘抄的那段内容,证明自己的理解是对的。此刻,矛盾得到了解决。这是一个有自我力量的瞬间,让我从迷失到找回,通过自我寻找答案处理焦虑。由此我也想到,如果自我力量不足,会带来哪些可能?也许我会卡在失去自我的感受里出不来,自怨自艾,骂自己太蠢怎么就不如老师能看懂;也许我会将挫折转为攻击性抱怨理论太晦涩难懂,进而放弃继续学习。
克莱因对自我碎裂的描述,让我回想起我曾经画的一幅画,可能潜意识在向我传递那些经历过的自我碎裂的场景,而我之所以没有发展成精神分裂,按照克奶奶的解释是因为有外在的好客体,帮助我度过了那些艰难而恐怖的碎裂时刻。这幅画的绘制完全是一个无意识的创作,当时只是想把一些身体感受描述下来——皮肤龟裂的感觉、一定要被强化的边界、乱涂的灰色块、不点缀就难受的绿色。作品出来之后,有组员反馈说这是一个孩子扑向妈妈的形象。那个时候我觉得挺神奇的,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涂了这么个东西出来,现在回头再看,我画出了某个时刻phantasy和感受相结合的内在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