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之下选择独自默默承受
岁尾年初母亲不幸摔伤,几经周折好不容易让母亲进入了上海一家尚好的护理院调理静养;像是按下葫芦瓢起来似的,咿呀学语的外孙惊人的举动,让我们夫妇惊诧不已;原本来上海,想慰籍一下久违了骨肉之情,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顺便尽一下舔犊之情;不成想偏偏“旦夕祸福”翩然而至,母亲猝然摔伤,全家的注意力,一下到了母亲身上,女婿、女儿放下手中的忙碌,跑前跑后带着奶奶去医院检查诊治,女儿上海苏州、网络考察社会养老机构,奶奶刚刚入住女婿女儿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两点一线我们夫妇每天六十公里去护理院陪护治疗中的母亲。
昨天也就在昨天,女婿出差验厂下午两点刚进家门,我们夫妇紧手忙脚的驱车向护理院赶来,晚上六点多返回时,女婿告诉我们惊人的一幕:下午四点到了接闰宝的时间了,楼上荷包正在熟睡,觉得学校就在马路对面,女婿蹑手蹑脚出了家门,跑步来接闰宝,回到家中儿子穿着秋衣站在一楼门厅迎着凛冽寒风正哭呢……。刚刚两周岁的孩子,零下七八度的寒冷天气,冻的瑟瑟发抖幼小稚嫩身体;不寒而栗的感觉,岌岌可危的后怕,顷刻之间吞噬着我,惊恐、后怕甚至于绝望;一边是急需亲情陪护的亲娘,一边是嗷嗷待乳的骨肉亲情,无法、也勉为其难做出该有的选择;这就是我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人,面临的尴尬;这就是我无法回避的局面;今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
承担毫无余地的摆在那里,唯有承担成了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男人不二的首选!这时候我多么希望:梦想能如行者悟空那样,幻化成众多替身,助我度过难关;我渴望能够多几个兄弟姊妹,搭把手以解燃眉之急。但毕竟理想太过美好,现实又太过骨感;硬着头皮、挺起胸膛,直面现实承受;退宿我已无路可走,担当我责无旁贷;于是,每天六十公里的亲情陪护,我雷打不动;于是,夫妇二人各守本分,我陪我的亲娘,发妻包揽姥姥对孩子们全部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