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蓝鲸游戏一时间成为网络热搜词语,这是一个通过引导游戏参与者按照设定的指令操作,最后直到自杀的游戏。很多人还在疑惑,蓝鲸游戏为何能吸引人加入的时候。封杀消息便传来,QQ、微信有关蓝鲸的群被取缔。连百度搜索蓝鲸都出现了提醒界面。
百度搜索“蓝鲸游戏”出现的页面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查找到蓝鲸游戏的指令,一共50条指令,通过指令的升级,最后指向自杀。以下摘录部分典型指令:
2.4:20起床,看恐怖电影;
3.在胳膊上切出三道浅口;
5.如果你准备好成为一头鲸鱼,就在腿上刻几个口子;
8.在VK时间线上写道 “我是一头鲸鱼”;
11.在手上刻出一头鲸鱼;
12.13:看他们给你的恐怖电影,听他们给你的音乐;
19.爬起重机;
21.在Skype上和鲸鱼谈话;
26.自己说出自己的死亡日期,并接受她;
27.凌晨四点二十起床去铁路;
28.不给任何人说话;
29.宣誓自己是一头鲸鱼;
之后的每一天都4:20起床,看恐怖电影,听恐怖音乐,每天进行自残并与鲸鱼说话。
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指令很显然是让参与者通过仪式(服从指令)进行自我暗示,最终自我存在感降至极低,最终选择自杀也就是顺其自然了。很多人会不屑,我就不会相信这种套路,怎么能唬住人呢。
但其实不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能被引导进这个游戏的人大有所在。这款游戏的产生背景是在社交网络之上,这注定了传播的便捷性,以及刚好迎合了需要这款游戏的受众,时处青春期的青少年,热衷网络社交,寻求在伙伴中的位置,认为自己独一无二,所以接触上这样的游戏,加入并认为自己很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而真正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加入的原因是,中国父母望子成龙,大多是采用批判孩子来让孩子达到“成长”的手段,导致了孩子的自我存在感本就低,常年情感和欲望的压抑,导致他们常常自我怀疑存在的意义。而这些因素,都增大了青少年加入这个游戏的几率。
有人问加入后离最后自杀还有一段时间,这群参与者难道就不觉醒吗?其实这群参与者一直在“觉醒”,他们寻找的,是一份共鸣。在这个游戏里,他们可以有共鸣,游戏里都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小伙伴,让他们有了被理解的体验,这即使有肉体的痛苦,精神上的愉悦也能让人暂且忍下。因为离开这个游戏,不被理解的处境才是绝境,那是一片荒无人烟,但周遭的人都在欢欣起舞的地方。而坚持下去,单靠精神的被理解还不够,这也是游戏设计者的高明之处。
人的自我存在感来源于三个地方,一是本能的饥饿、冷热、疼痛和困意等,二是对身体的感知,平衡觉、本体觉等,三是情感、欲望、意志和动机等。加入该游戏的青少年大都是情感、欲望压抑的厉害,自我存在感低下。
而游戏的设置,让参与者4:20起床,看恐怖电影、听恐怖音乐,并且自残身体,这是对参与者进行感觉剥夺。通过一点点“进化”的指令,让参与者的自我存在感不断下降。而自我存在感低下,也就失去了自爱的能力。“我不懂我为何而来,我也不懂我为何而去,那种绝望感,被旁人理解为我脑残,我只能将情绪再压抑,不断反哺我自残的念头。所以,离开蓝鲸的现实社会,给我的内心判了死刑,而加入蓝鲸,只是让我的身体得到了解脱。”
得不到回应之地即为绝境,这是解药。
但找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