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二法则.jpg阅读日记-Day14:2021.01.25 周一
阅读时间:05:30-06:25
阅读内容:《人生十二法则》04+12章
具体页码:P83-108+P291-309
阅读成果:纸质笔记
今天开始阅读前用十分钟的时间简单回答了一下老大的问题,问题有点大,不好回答,只简单写了几个关键词。
快速读了一遍第四章之后在本子上写了大标题和小标题,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致划分了一下结构,感觉还算比较清晰。看了一下时间还早,就开始读第二遍。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列的结构看,结果发现看完详细内容之后,好像没有那么清晰了。因为正文似乎包含的内容比小标题多很多,里面涉及到很多概念和理论。一时半会儿不能清晰地梳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觉得有些乱。
结果看着看着就陷入了细节,直到分享前10分钟才赶紧翻到12章快速翻了一遍。还好这一章讲得比较少,看一遍基本能了解主要内容。
今天的阅读体验给我的经验是:包含内容比较多的内容,还是要循序渐进去读,不要一下子进入细节。第一遍看大小标题和关键词,第二遍构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这一遍要多花钱时间在构建上,阅读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关系词上,最后有时间再进入细节。
昨天阅读教练问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框架对你来说那么重要?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找关系这一部分吧。如果能够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的框架,也就意味着我对作者所提到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有了这一部分,就基本掌握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的主体。剩下的细节部分,有时间再去慢慢补充就好了。
分享时间:6:27-7:06
分享内容:《人生十二法则》04+12章
收获01:存在的独特性源于局限性。(一个视角)
why-为何有感触?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一直觉得,一个人存在的独特性在于他的优势和亮点,今天听完分享,才发现原来还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视角。
一个人之所以有他的亮点和优势,其实是源于他的局限性。有了局限性,有了不足,他才有提升和进步的空间,才会有前进的意图/动力。也就是说,我生命的所有意义,都源于我的局限性。因为没有,我才想要,因为想要,我才会去努力获得,而这个努力的过程就为我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以前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总是抱着一种消极排斥和否定的态度,觉得那是自己身上最拿不出手的部分。现在换一个角度去看,一下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独特之处正在于我的局限和缺陷——就像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缺了的那一块,恰恰是它区别于其他苹果的地方。
这样一想,觉得整个人都振奋起来了。
How-下一步如何行动,带来改变?
☆ 用专注代替思考:关注积极面
- 与自己的关系:
- 认知:改变看待自己局限的方式:欣然接纳,当成前进的动力,而非障碍
- 行动:在局限的地方努力,活出自己的意义
- 与他人的关系
- 看到别人的局限之处,就想那是他的独特之处,带着好奇去发现背后的故事
收获02:不要问"怎么办?",要问"我要什么?"(一种方法)
why-为何有感触?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选择最难的是放弃,不愿意放弃痛苦是因为人们从痛苦中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存在感。选择成长和进步,就意味着要狠心放弃一些能够让人轻松地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方式,比如用陷入痛苦来感知存在感,选择一些更艰难的方式,比如直面自己的局限,不断突破局限的方式。
以及面对问题时放下对“怎么办”的执着,先去寻找自己内心的想要。
每次遇到问题的当下,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怎么办”,然后就开始找方法,想办法。因为找到办法,就能迅速解决眼下的问题,把自己从一种被困的感觉中解放出来,获得满足感。但现在想想,这样的做法充其量只能解决当下的某个问题,而没有办法触及到深层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只专注于眼下单个问题、表层问题的解决,今后会不断遇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场合、不同领域的类似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核心。
如果能在一个小问题面前停下来,从“要什么”开始思考,一点点深挖,找到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需求,针对这个深层需求去寻求解决方案,就能找到能够用在未来很多类似问题上。这样就避免了反复遇到问题,反复痛苦,反复寻找解决方案带来的精力浪费。
这样一想,就觉得转换一个思路,获得的结果就如此不同,简直太神奇了。
How-下一步如何行动,带来改变?
☆ 做个知识卡片,梳理一下问题出现后的应对:
- 察觉问题+处理情绪
- 跳出问题,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 针对想要,寻找解决方案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