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直译,书名就是《身为凡人》。
身为凡人/最好的告别
你我皆凡人,凡人皆会死。所谓好死不如赖着活,恐怕并不对。你没必要,恋生恶死。
如果你是在2018年中国出生率公布后才对人口老龄化大惊小怪,那你对世界的体感是很迟钝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我们即将面对父母的老去,终将遭遇自己的衰老,而人类其实还很不会和衰老以及死亡打交道。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一位印度裔美国外科医生,他还是哈佛医学院教授、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27岁时,就成了克林顿政府的医疗顾问。
福音背后的代价
从生物学角度讲,一种生物繁殖后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终极使命,也就没有继续活着的必要。人类因为独特的进化机制,幼儿还需要父母照顾才能顺利成长,即便如此,当孩子成年,也就是父母40多岁时就可以离开人世了。
造物主的设计正是如此,按照《规模》一书中的研究,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次数都是15亿次,人确实有点不一样,大约是25亿次。
感恩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人类的平均年龄大幅延长,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早已超过了80岁,如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男性74岁,女性76岁。按照《百岁人生》一书的观点,人均寿命还在以每年3个月的速度递增。
只是,人类整体寿命变长也就是近半个世纪的事,而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影响还远远不适应老龄社会。比如,以往老年人是人群里的智者,他们见多识广,充满智慧,受人尊敬,如今却成了弱势群体,成了最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医疗技术的进步只是延长了我们生命的长度,却没有带来生命的丰度。
面对长辈,以及自己的身体机能一天天下降,怎么办?比如,我们身体里硬的会变软,软的会变硬,牙齿、骨骼会因为钙流失软化,血管、关节、心脏瓣膜甚至肺却会硬化;30岁的时候,脑是一个1 400克的器官,颅骨刚好容纳得下,70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了差不多2.5厘米的空间。怎么办啊?
在国人心中,大多首选还是和老人一起居住。但是,我们恐怕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照顾老年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先不说你要工作,要照顾孩子,不仅仅是有没有时间和精力,而是护理工作并非普通人能胜任的,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练习。
要知道,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癌症并不是最大的敌人,很多癌症已经被攻克了,变成了一种慢性病。现在真正让人类束手无策的是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所谓的“老年痴呆”,现代医学连破解的门都还没摸到,只要患上这种病,就不可逆地会失忆失能。
我家就有老人患过这种病,所幸她仅仅是严重失忆,生活自理方面尚可,而有些家庭的老年人会出现失忆后整日胡说八道、生物钟颠倒、大小便失禁,这种情况别说一个人照顾,整个家庭都是身心俱疲不堪重负。
与癌症的猛烈,阿尔兹海默症的无解相比,老年人要面对的最严重的日常威胁是——摔倒。每年有35万美国人因为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中40%的人最终进了疗养院,20%的人再也不能行走。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100%会跌倒。
疗养院的问题
那最后只有送到养老院?很可能这是今后大家都要去的地方。不过,如今的养老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只关注老年人的安全,忽视人性关怀。
按书中的话讲就是疗养院有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提供一日三餐、专业健康服务、理疗的疗养院,疗养院使越来越多的人缓解了衰弱和老年之苦。然而,大多数老人觉得,作为度过生命最后一程的地方,老人院是恐怖的、孤寂的、可憎的。他们不想当疗养院里的“犯人”。他们需要、想要的更多。
所幸,我们看到一些疗养院已经发现了这方面问题,为了攻克这三大瘟疫,他们为疗养院增加了一些生命——在每个房间里摆放植物;拔除草坪,开创一片菜园和花园;还引入动物。其实,仅仅是房间自己上锁、不强行定时吃药,就已经让老年人感到幸福感明显增强。
而很多老人表示,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
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故事的权利。
医学不万能
人们常说生命无价。真的吗?是不是始终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恐怕不是。
作为一个医学界的顶尖人才,严肃的医学学者,葛文德认为,现代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他说,当大限来临,100种医疗方法里,可能没一种有效。
当让老年人重新健康起来的几率不到1%,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让他去做某个手术?这不是金钱的浪费,而是这种治疗往往加速了他的离去,他的身体也遭受到更多的摧残。
是的,人几乎总是有一些活得很长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微弱。寻找这种可能性有什么错呢?
是的,这没什么错,除非这意味着我们不去为比这种可能性大得多的结果做准备。
只是,我们的医疗体系和文化都是围绕着那个微弱的可能性建立的。葛文德有一个经典比喻:
我们创设了一个数万亿美元的知识大厦,发行医学版的彩票——那些彩票几乎100%不会中奖,而让病人为此做好准备的系统仅仅还只是一个雏形。希望不等于计划,但是,希望却成了我们的计划。
生命的峰终定律
和坦然面对衰老一样,对于死亡,我们也要充分考虑人性关怀,照顾人的主观感受。
葛文德借用了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的一个研究——“峰终定律”。
峰终定律指你对一件事情的体验,不是受这件事整个过程的影响,而是由这件事的高峰体验和最后那一刻的体验决定的。
比如说你去泰山游玩,在登顶泰山那一刻,你超级兴奋,那就是你整个旅游的峰值。但要是你返程途中很堵车,就非常影响你的这一段旅游体验,因为终值体验不舒服。
要是你回来一路顺畅,当你躺在家中浴缸泡着澡,看朋友圈其他人还堵在路上,你就会感觉非常非常的愉快。
宜家家居就很懂得这一点,购物完后,会有非常便宜的只需两块钱的冰淇淋供消费者大快朵颐。
那么把这个道理应用于人生,是一样的,就是人的整个生命,其中的峰值,我们已经管不了了,但是他人生的终值——最后离开人世间那段时间的体验,是我们可以与他共同商量,按他的要求来实现的。
最好的告别就是有尊严的过完这一生
让我们再想一下,有一个不到1%的几率能成功延寿,即使成功也说不清楚是一年还是两年,也许仅仅延续一两个月,而经过放射性照射、手术刀的切割之后,大于99%的几率死在冷冰冰的手术台上,或者就此身上插满管子、一直躺在病床上成了植物人。你会做这样的选择吗?
2008年,美国全国抗癌协会发表的研究表明,使用机械呼吸机、电除颤、胸外按压,或者在临死之前入住监护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其生命最后一周的质量比不接受这些干预措施的病人差很多。而且,在去世之后6周,他们的照料者患严重抑郁的可能性大了三倍。
> 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你躺在那里,戴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 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让那个病人不去接受化疗,也不和手术刀亲密接触,更不在身上插满管子,只要当事人、医生、家属商量达成一致,我们也可以选择放手——采用善终治疗,让老人感受不到那么痛苦。
在最后的那段时间,他可以和家人在温暖的灯光下面,一起聊一聊过去,说一说心里话。
你选哪一个呢?
更神奇的是,在一项研究中,通过跟踪联邦医疗保险的4 493位末期癌症患者和末期充血性心脏病患者。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参加善终服务与否,在存活时间上没有差异。奇怪的是,对于有些病人,善终服务似乎还延长了存活时间。胰腺癌患者平均多活3周,肺癌患者6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则是3个月。其中的教训几乎具有禅意: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够活得更长。
在葛文德看来,后者就是最好的告别——有尊严的告别。
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优先考虑事项;建构个人故事的机会是维持人生意义的根本;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我们的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