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习成绩尚可,但一直以来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不长,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扰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适逢本学期学校举办了家长会,在会上班主任老师分享了题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的讲座,就恰如当头棒喝。对照女儿日常的学习情况以及我们家长的陪伴情况,感触甚多。
如老师分享的一个案例,孩子也会经常出现自制力不强,学习时坐不住,往往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于女儿学习而言,在练习以及考试的时候常常出现难题会做,基础送分题审题不严做错“送分”的情况,甚至有时候就是抄错语句或数字,考试成绩一直无法得到高分或保持高分;于家长而言,我们看到女儿作业版面不洁,多处涂改,连起码的版面整洁都无法做到,甚为恼火。现在看来很大程度是因为女儿的专注力不够,是亟需规划性的恶补纠正,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正视现实:女儿已经五年级了,在不久的几年时间里将要面对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挑战,但同时,孩子的好动爱玩的天性是一时无法改变,而且也是我们所十分珍惜的。趁着假期,一边查找、阅读了相关的书籍、资料,一边和孩子一起制定了首份计划,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科学的家长陪伴,帮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引导她寻找学习的科学方法,探寻到学习的快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决定从简单的事情开始着手。
列清单:列作业清单;列复习清单;列次日的课程清单。通过让孩子自行确定当天的任务,明确自己短期内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快速完成,每完成一项后,就在相应的位置打对勾,提高学习效率和专注力,并在每天晚上大家一起核对检讨。
学会整理。每天对书包进行收拾,将次日不需要的书籍、资料留在家中,将重要的试卷分门别类放好,放入次日需要的书籍、资料。通过做减法的办法,为孩子的日常减负,减少书包重量,也减少分散精力、注意力的因素,让女儿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习惯的养成、计划的达成、学习心流的探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作为家长需要更多有益的陪伴,关注女儿的成长,先自行制定长远的习惯养成计划,逐步分解后,慢慢引导女儿提高自制力和学习效率,从而寻找到学习的灵感、乐趣和快乐。
培根说过:“喜欢独处的人,不是痴就是神”,不寄望于孩子成神,也不希望孩子成痴。期盼的是,女儿学会专注,爱上专注,我们家长能逐步从陪伴到远远的守望。感谢《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及时的一课,让我们全家能从这里开始,专注于自制力的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