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12

读书笔记12

作者: 茹此说来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23:22 被阅读0次

    03-如婷

    #20200717 《被讨厌的勇气》阅读总结#17/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青年: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哲人:是的。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2.启发和收获】

    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那是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我们能管理到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自己做好自己,把他人带到水边,至于喝不喝都和自己无关了。

    【3.行动和改变】

    课题分离,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不去刻意讨好谁,也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

    03-如婷

    #20200718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18/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2.启发和收获】

    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3.行动和改变】

    只有付出了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

    03-如婷

    #20200719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19/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哲人:闷在自己房间里就好比停留在杯子里躲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一样。即使能够临时避雨,但暴风雨却不会停止。

    【2.启发和收获】

    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这也可以拿“我和你”的关系来进行说明,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青年:您是说既要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

    哲人:当然。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3.行动和改变】

    以宏观的心态来看待微小的挫折。

    03-如婷

    #20200720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20/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哲人:当然,同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2.启发和收获】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3.行动和改变】

    原来我们都一直被操纵或者企图操纵别人,很受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bg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