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忙,没有时间看手机,刚听完课,还没来得及看电影,我先来打卡。
先从我听课时,跟孩子的对话开始。
孩子:妈妈,你还要多久
我:妈妈听完课还要写感想,估计要很久,你先睡吧
孩子(到我面前):其实我每次睡觉前都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我(暂停课程,抱着孩子):那妈妈听你说说
孩子:其实我现在做ds已经比以前快多了,而且正确率也高了,就是我总会拖到很晚再做。
我(刚听到积极关注部分,正在反思我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的确是的,我也发现你现在正确率比之前高多了,还经常能做满分。效率也高了。妈妈刚刚听课听到积极关注部分,就在反思自己,我看到了你的进步,但没有向你表达出来,而且妈妈也总是看到自己哪里哪里不好,所以也会这样看待你。我今天听到一句话:总有一种力量让阳光打在你的身上。我以后也要转变思维,多看你积极正面的部分,让你向向日葵一样,向着太阳生长。
说这些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内心有一种力量升起来。
孩子(很满足的样子):妈妈,我去洗洗,就睡觉了,你也早点休息,晚安,好梦!
我:晚安,好梦!
写下这段文字,我内心感觉到一股暖流,感受到爱在我和孩子之间流动。
今天的课程,非常系统,把我之前接受到的人本主义的东西从成长的角度梳理了一遍。我知道自己之前对关系和积极关注的认识不足,我想,这也是因为自己在方面做的不好,就选择性忽略了。
我自己作为价值条件化成长起来的一个人,对于价值条件化对自己的影响有很深刻的体验。我也是从小凭借学习优秀被赞扬一路走过来的。当我长大之后就发现,我做什么事情都希望能做到最好,当做不好的时候就会很紧张,如果真的没做好就会内疚。其实这背后就是,我希望通过把事情做好,获得外界的认可,有了这样的认可,我才觉得自己有价值。而我做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里有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特征。所以,我对待孩子,也会不自觉希望孩子得到外界认可,有时候为了这个认可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表达她的委屈时,我才意识到,我的行为又违背了我的初心。我为了满足自我价值感好的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那我的希望孩子做自己到了哪里去了呢?
我从小接受到的信念就是,要谦虚不要骄傲。所以,当自己有成绩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谦虚,不要骄傲。这样的信念让我在做咨询模拟时做不到第一时间积极关注孩子,在对孩子时也是习惯性看不到她的积极面。虽然我内心觉得我的孩子其实非常棒,各种好,但在某件事情上向孩子表达时,往往先去关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我这次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我相信,在之后的实践中,我会更多的看到打在我身上的、孩子身上的、周围人身上的阳光。
在船舱的无条件接纳氛围中,每个人都有勇气表达真实的自己,并被小班和船员们理解。在这个团体内,彼此都构建了助益性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助于成人摘下自己的人格面具,做真实的自己。越真实越有力量。
昨天在舱内赋能群的讨论中,姐妹们谈到自己阅读别人打的卡的感受,说感动的流泪。这种体验打动了我,虽然我总是觉得时间紧,学习和输出时间都不够,但我还是愿意抽出一些时间去读其他小伙伴们的打卡,给予我的关注和支持。今天上课前,看到他们对我评论的回复,我内心感觉很温暖。我想,这也是在践行和体验构建新关系吧。
一周的航行,感受到舱内的船员们满满的能量,护航员和小班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纳,也总是让我感觉很温暖!感恩我们的相遇!这次航行有你们相伴,我觉得好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