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都过完了,2017年蠢蠢欲动的就要来了,总想着给自己定一个爽歪歪的目标,可2016年的年初目标还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为什么制定计划时壮志雄心,转眼就烟消云散?为什么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会打断我们坚持的脚步?为什么那么多的诱惑引诱我们放弃?
这样的“为什么”比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都要多,但是这本书却深入浅出的讲出了其中的深奥之处,道明了打破这些“为什么”的方法。
看完这本书,再也不用担心难以坚持,再也不用担心那么多的诱惑了,因为它简单到不可能失败。这本书就是美国斯蒂芬•盖斯撰写的《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书中的灵丹妙药就是:微习惯。
(巴彦提示:全文1600字,看完需要4分钟,你也可以直接看黑体字,仅需要40秒。)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5690/11e4d8f77d46d58b.jpg)
微,顾名思义就是很小很小很小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可以忽略,如微尘~
习惯,就是我们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不单指行为,也有感情,就像多年来你习惯了爱着一个人。
我们好多人都会刻意的去培养一个习惯,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败给现实。到底是为什么?作者在书中也描写了大脑的运行模式。想让大脑听话并且长期记住做某事,只需要两个方面,一是重复,二是回报。
就像你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上班,但你还是会在该上学的时候去上学,该上班的时候抓紧上班,难道没有想过是为什么吗?
一方面就是多年来生物钟的形成,重复的力量;另一方面就是上学或者上班,都会得到回报。大脑当然就会形成脑波回路,因为重复和回报,都是它喜欢的,而且形成了脑习惯。
微习惯就是利用重复的力量,但它独特到了微小之处,小到不可能失败,小到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负担,小到都不会有事物事情阻碍到它,小到不用犹豫不用顾虑,就可以马上开始行动。
作为小胖子的我,每天都想着减肥锻炼跑步,但是执行起来就会各种困难,天气不好不能跑步,朋友请吃必须去吃,身体不适不能锻炼。在这之后,我就把目标更改,降低为每天少吃一块饼干,或者每天只做一个仰卧起坐。
利用重复的力量,形成习惯,突然有一天不做,大脑就会分泌不安的情绪,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坚持这项习惯,自然而然。
一个习惯我们经常会听说周期为21天,但研究表明,一个习惯养成的时间从18天到254天不等,平均时间为66天。而且对于大多数有价值的习惯而言,养成它需要长久的坚持。
坚持有两个因素:动力和意志力,意志力更为重要,但意志力是个易耗品,它与时间的关系是负相关,会随着时间而减少,最终为0。
而微习惯,却有效的消除一些损耗意志力的威胁,也不需要我们花费多大的努力。微习惯符合意志力规律,它和意志力是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坚定了想要完成的想要坚持的信念。
那么,微习惯和平常的习惯在培养的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到底该如何培养微习惯?书中列出了八个步骤,巴彦总结为七个。
一 选择
我们有那么多想要的习惯,那么多美好的愿望,那就先列一个习惯清单吧,然后做一个选择,多选也可以,但切记不要太多,一口吃不了胖子的。
二 认清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你培养的这项微习惯是为什么?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通过这个习惯,你想改变什么?
我想培养一个每天喝8杯水的习惯,为什么?通过喝水,你想改变的是身体本质,你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才是内在的价值,健康是这个微习惯的动力。
三 建立回报机制
及时的给大脑回报,建立奖励机制,让大脑更快的形成脑习惯,更容易坚持下去。
四 记录与反馈
习惯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记录,增强成就感,树立仪式感,不断的调整与反馈。
五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微习惯是很容易完成的,但是你不能总沉浸在微习惯的满足中,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额完成习惯,满足感就会越来越强,还容易培养自信心。
六 完成计划,摆脱高期待
严格按照计划来完成,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待,不要在过程中临时调整计划。因为从舒适区出来的我们,脆弱比我们想的更低,放弃更容易。
七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准
什么时候才算是培养好了习惯?这个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留意,是不自觉的就想去做?还是不用再去担心能否完成?最好的答案,就是这个习惯融为了你的一部分。
这个简单又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方法,从2017年开始使用吧,领略一个美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