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中小学纷纷步入期末阶段,师生们沉浸在复习、考试与改卷的忙碌之中。深圳市南山小学数学考试因试题难度大导致延迟交卷时间这一事件,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身为教育工作者,对此自然也有诸多思考。
起初看到相关视频时,我并未太过留意,仅当作一则趣闻。然而,当此事件成为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时,我便静下心仔细观看视频、研究试卷,诸多想法涌上心头。
其一,必须切实重视阅读。对于不爱阅读的学生而言,这份数学试卷确实是“巨大挑战”。要解答题目,首先得理解文字含义,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着手解题。或许有人认为,对小学生提出如此要求过于严苛,毕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但需明确,此次出题严格遵循新课标,并未超纲越界。这无疑凸显出,学生拥有超强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依赖于平日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提到阅读,多数人将其视为语文学科的专属任务。正如网友调侃这份数学卷像是语文老师所出的那样,这背后实则反映出学科融合的关键问题。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有语文课才关乎阅读,其他学科教学便无需涉及。阅读能力应贯穿于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回想起 2016 年爱人晋级答辩时,评委老师提出“你认为阅读在数学教学中有用吗?你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的问题,那时新课标尚未重新颁布,可见阅读对数学学习的深远影响早已受到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举措成效显著。每年 12 月作为阅读月,全月暂停常规语文课,将时间全部用于课外阅读。实践证明,一个月过后,孩子们的语文成绩不仅未受影响,阅读能力反而大幅提升,这有力地证明了广泛阅读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
其二,学科融合至关重要。教育不应将各个学科孤立开来,而应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有机融合。数学学科并非单纯的数字运算,它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例如,在这份南山数学试卷中,就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理解题意、解决问题。这启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科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让他们明白知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进行思考。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深圳南山小学数学考试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科融合的推进以及数学思维的塑造。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备综合素养的好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