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较新的事物,所以直接认识它,描述它都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将它与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此来看清思维导图的轮廓。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思维导图”与我们日常的“线性笔记”有什么区别?
记录顺序
1、思维导图:从中心到分支
使用思维导图记录信息的时候,我们会从中心图开始记录,然后发散出主干,接着在主干的基础上绘制下级分支。它引导我们从最重要最核心的信息开始分解,不管是在看书,还是在策划事宜的时候。这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日常思考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习得发散性思维方式。
2、线性笔记:从左往右,或从上到下
线性笔记上的信息,无法表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因为记录信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利用空间进行构图,而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将所有文字依次排列下去。可能是从左往右,也可能是从上到下。这种唯一顺序的信息组合方式,不单限制了创造性发散思考,也会阻碍我们记录瞬间爆发的灵感。所以,既是我们有时会“思如泉涌”,但还是可能卡在“如何写第一句话”这样的问题上。所以,长期使用这种线性的记录方法,会固化我们的思路,使思考问题缺乏开阔性和多元化。
记录内容
1、思维导图:图画+关键词+线条
思维导图有时很像画画,因为我们记录的内容都是自由发散出来的。而且,思维导图鼓励我们使用丰富的颜色,各种插图,还有灵动的线条。在思维导图中,我们使用的文字都是以“关键词(key
word)”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会精炼的记录最核心的词语,几乎省略所有连接词和标点符号。
《穷爸爸富爸爸》阅读导图有研究表明,用思维导图记录时,我们可以略去线性笔记中的50%以上的文字。所以,在思维导图中,我们看不到“因为,所以,而且,那么,然而,同时……”等等表示关系的连接词。所有信息丰富的逻辑关系,都蕴含在各种层次的线条里。
《物理》课本分析2、线性笔记:文字+标点符号
线性笔记的记录内容,只有文字和标点符号。我们会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通过标点进行分段表达。这使得记录变得单调,复习变得枯燥。
记录规则
1、思维导图:彩色,多分支多层次,无限扩张
思维导图的记录规则十分灵活。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信息群,用发散出的层次代表信息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记录中,可以随时增加新的分支,新的内容。具有无限宽广的扩张性。
这个记录规则,不单有利于我们处理各种庞杂的信息,也会给头脑一个良好暗示。让思考越来越开阔和深远。
2、线性笔记:黑白,无扩张性
线性笔记的记录规则较严格。记录时只能沿着直线的方向,一行一行排列下去。而且彩色在记录中是也很少被用到,我们多半采用黑色或蓝色的笔书写。偶尔使用红笔批注。线性笔记几乎没有扩张性。它不存在信息层次的表达,也没有体现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记录效率
1、思维导图:精炼,较高效
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思维导图明显占有优势。无论是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还是在复习的时候,使用精炼的关键词都可以帮助节省大量的时间。托尼博赞的书中曾写道:与线性笔记相比,思维导图节省记录时间80%左右,节省复习时间50%左右。
《做自己想做的人》阅读导图2、线性笔记:繁复,较低效
线性笔记记录速度慢,这个我们都有体会。在听课的时候,我们如果只顾着做笔记,就很可能错过老师新讲的重要知识。而且,忙着做笔记,让我们会很容易头昏眼花、手痛肩酸。更让人伤心的是,我们时常没有时间和兴趣,回看我们当时辛苦写好的一大堆笔记。结果,做线性笔记经常变成了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阅读对象
1、思维导图:偏向记录者
可以说,思维导图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思维导图记录简练,信息量庞大,个人创作性很强,所以它更适合由记录者本人阅读。记录者回看思维导图的时候,会很轻松的勾起大量回忆。比如:“这个关键词是从哪里提炼出来的……”,“我写这个分支的时候,想到什么东西……”,“这个图标,我当时想表达的意思是……”,“绘制这张思维导图时,我的心情和状态是……”等等。这些丰富的内容,都蕴含在思维导图当中,没有直接通过语言写在纸上。
《国际龙舟邀请赛》策划导图旁观阅读者更在乎思维导图画得是否有趣,看起来是不是很漂亮……而无法体会到记录者当时隐含的信息。
所以,我们如果想让更多的人可以来阅读自己的思维导图,可以尽量的美化,并增加色彩和图画。
2、线性笔记:适宜笔者和他人阅读
线性笔记虽然繁复,但是书写者会尽可能将所有信息都直接写在纸上。由于线性笔记缺乏想象空间,也没有延展性和层次性,所以信息缺乏像思维导图那样的引申联想作用。于是,这要求我们一五一十的将每个想到的字都写下来,否侧记录者自己的很多灵感也会忘记。所以,线性笔记虽然让人看着有负担,但是它会把信息记录的更直白。
最后总结一下,思维导图和线性笔记各有特色,各有价值。当我们善用每一个记录工具时,生活更富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