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两类:
# 传统的线性笔记;
# 思维导图。
尽管传统的线性笔记比思维导图在具体应用中具有更强大的普及性,但后者在效率上更胜一筹。
在这两种情境下,我们都是劳动者,不过,传统的线性方法以体力劳动为主,思维导图的创作以脑力劳动为主。
传统的线性笔记就像上课时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持续输出的流水账,真正得到锻炼的不是我们的大脑,而是我们时刻活动的右手,这种不加思考的输出常常是无效的。
《慢思考》中提及,我们的大脑可以按功能部分划分成“反射脑”、“思考脑”、“成熟脑”。
#反射脑反应迅速,总是自作主张,主导惯性思维。如果问“1斤钢铁和1斤羽毛哪一种重?”,反射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羽毛重”,想得太简单是它的缺陷。
#思考脑理性但是比较“懒”,不愿意做很多事。
#成熟脑,就像我们的智能化信息图书馆,储存、整合新旧的信息,在每一个神经元之间形成链接。
就拿我高中以前的学生时代来说,我喜欢做笔记,追求字体工整,写错半点动辄用修正液或透明胶,也不肯简简单单地划掉。这种“笔记洁癖”在小女生中很常见。小学四五年级,科学老师讲完“串联”、“并联”,写完笔记的我依旧毫无想法。
某一次英语考试的选择题全班都只有两个人做全对,其中一个是我,不过,这才是悲哀,因为我都是瞎蒙的,对“she”、“he”、“it”的动词变化形式我根本不会,尽管笔记记了一大堆,那都是很少正眼看的摆设。
这个做笔记的习惯一直跟我到初中,不只是我,连我同桌都把数学笔记做得特别全面,老师上课讲解的知识点几乎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我跟不上节奏的时候就会到她那里抄一下笔记,但她数学很少能及格。
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我们不可能完全捕获,有时候走了神就担心自己可能错过了一个高频考点。这种心态类似跨年的时候,群里红包发得正嗨,你离线几分钟就可能错过“一个亿”。
传统的方法高投入,低产出,注定被淘汰。
线性笔记颜色单一、内容太多、思考太少。
不符合大脑的正常机能:左脑负责处理文字逻辑,右脑负责处理图像颜色。
尽管捕获的信息丰度大,但人脑内存是有限的,负荷越大,效率越低。
我从高一开始接触“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当时是地理课的常规预习任务。之后“思维导图”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不论是写作框架,还是答题思路都有利于理清我的思维脉络。甚至到大学,用在PPT设计、论文写作、团建等方面都是把好刷子。
我欣赏发散思维,它是思维导图的有氧运动。
给我一个词“幸福”,我可以联想到“亲情”、“友情”、“爱情”、“成功”、“美食”等等,自由发散。
人类之所以优于万物生灵,不仅仅是语言优势,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才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能力。
托尔•博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已经发展了40多年,世界上使用这项工具的用户就有3个亿,尽管用户黏度不是很大,但“思维导图”的扩散趋势是尤为可观的。
像达芬奇那样、尼古拉•斯特拉的“天才笔记”都是图文并茂的,还有JK•罗琳的《哈利波特》其实也是“思维导图”的产物。
我用拆解法理解“思维导图”。
思维,思考,维度,即针对性思考的深广度; 导图,导航,图像,是方向与路径的显示。
“思维导图”是人脑抽象的思考过程在A4纸上的投射,形成一张“路径地图”,这是我们大脑回顾的“GPS系统”,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
怎么创作思维导图?
有5种基本要素:
#中心图——中心思想
#分支——思考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分支上的中心思想
#关键图——强化记忆和激活创造性的思维
#颜色——作品的化妆品
总而言之,线性笔记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夕阳产业”,处于“制造”的被动地位,那“思维导图”就像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朝阳产业”,掌握“创造”的主动权。
思维导图能带来的不仅是方向,还有线性笔记所不能产生的头脑风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