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到了一个有趣的小知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都遇到过唱歌跑调,并且还特愿意当麦霸的人,虽然他们挺能活跃气氛的,但听的人有时候真是苦不堪言啊!
不过你知道吗,唱歌跑调不一定都是乐感差、声音难听,也许是一种病——“失歌症(amusia)”。英文amusia表达的挺形象,正好是缺少了耳朵的(C)的music
“失歌症”是什么?
“失歌症”,指因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患者无法分辨音调或者无法复述音调,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欣赏乐曲等的能力。有统计表明,有10%的人先天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其中,4%是先天性对音调精细识别的失敏。
“失歌症”有哪些症状?
1.“失歌症”患者最明显的就是唱歌跑调,他们一般无法区分音高、音调、音量等的差别。对他们来说,如果不看歌词,可能认为很多歌曲其实就是一首歌。
2.“失歌症”患者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跑调,往往还觉得唱得不错。很多人表现欲望较强,很愿意充当“麦霸”的角色。
3.大约一半左右“失歌症”患者无法辨别不同的节拍和韵律。用指甲划过黑板,或者用关节敲击桌面,这些正常人觉得讨厌的声音,可能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却并不觉得难听。
4.由于有语调分辨障碍,30%左右的“失歌症”患者可能还存在沟通障碍。如果你讲话是隐晦的冷嘲热讽,他们可能会遗漏这些“弦外之音”。当然,如果是大悲大喜这些明显的情绪,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5.“失歌症”患者有音乐相关的记忆障碍。很多听过上千次的旋律,在他们听来还是陌生的,他们很难学会唱歌。
6.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失歌症”患者的空间认知能力(或者说空间想象力)、方向感也比较弱。所以说,如果你唱歌跑调,立体几何可能学得也不咋样,而且还是一枚路痴。
7.对了,“失歌症”具有遗传性。
“失歌症”可以抢救吗?
先天性的“失歌症”患者,是生理发育不健全导致,暂时没有应对办法,只能放弃治疗。但是你的下一代,可以用音乐胎教试验一下。
对于没患“失歌症”却跑调的人,或许可以“抢救”一下:
首先,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并且越小开始练习效果越好。多做一些发音训练,多读读谱子,多练练耳朵,学习一些歌唱技巧,或许可以较少唱歌跑调和五音不全的问题。
其次,五音不全还能当歌手的大有人在。弗洛伦斯·福斯特·珍金丝,人称“跑调天后”,她唱功糟糕,演唱堪称“车祸现场”,但凭借自信,不仅出了唱片,还在音乐殿堂卡内基音乐厅开了专场音乐会。后来,还有根据她的个人经历改编的电影推出。
所以说,跑调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好了,就到这,大家8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