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67326/f4ed02679e7b45ed.jpg)
前两天写了两段话,今天再看就觉得很难堪。我到底要说什么?
想想是要说的太多了,随时想起一个点来,也没有记录。点和点之间就很孤立和离散:写这个,写写就顺势跑偏忘了,就忘了那个。过后拿着另外的点去回顾,就觉得是一堆闲话、废话。所以还是闲话少说,开门见山。各种想法等说到事情的时候见缝插针吧,一一罗列就太让人烦了,何况肯定不如那些系统的论著说的清楚。
一般学诗,多是讲发展历史啊、讲平仄啊,讲格律啊,讲意境啊、名篇啊……正经八百的,吓退了有兴趣的大多数。但是又回避不开。于是我运用流行的产品思维、将这些东西罗列在一起,经过大数据的分析、用户需求提纯、使用场景模拟等操作之后,发现两个字最重要:八卦。
八卦,八卦,我牵挂……依稀记得是黄安唱的一首歌,是一个电视剧《达摩传》的片尾曲,虽然到现在也不明白这种剧为啥选用这首歌,但是启发了我:什么东西是看起来最简单又高深、充满神秘感又想了解、想应用的?八卦(当然不是这个八卦),什么东西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八卦。
诗歌那么多,历史那么久远,规矩那么严……为啥我们还是能记得那么多?还不是我们热衷于这首诗写了啥?谁写的?他为啥写的?为啥这么写?后来又发生了啥……诗人,这是个贯穿了诗句、诗体、诗史的关键词啊,被我们(此处当普通人讲)忽视太久了。
都说要知人论事、知人论诗,可是回想我们学过的诗词,对于作者,简单的是:唐,某某,复杂一点的是:唐,某某,(xxx年——xxx年),字某某,著名的田园/山水/边塞……诗人。再扩展一点,会加上:某地人,官至什么什么郎,号称什么什么,后世称什么,写诗很多首,今存不几首,收录在《某某诗集》中。以至于我们至今也不太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然而当我们真的走近他们,会很惊奇地发现:今天我们把他们称为诗人,那都是星斗小民一厢情愿的想法、世俗的偏见。他们可不是只会写诗,每个名字,都是一段传奇,都有许多八卦。所以,我们不如就从诗人们的八卦说起。
唐朝是诗的时代,我们也就直接切到这里。向前向后的也容易关联。但是隋朝比较特殊一点,和唐朝紧挨着又那么短,所以也就粗略的算成唐朝的铺垫,隋唐不分家嘛。唐朝那么大,嗯,主要还是长,将近300年,一股脑讲肯定乱,所以历来是分段的。不是上中下,也不是早中晚,是四段:初、盛、中、晚。为啥这么分?具体怎么分?这个先搁下以后再说。反正就这么四段。不好记的话,可以想像,大概也就像一天分早中晚,但是早晨之后中午之前,有一段最热闹的时候。但是得补充一下,虽然唐诗和唐史都这么分四段,四段也都这么叫,但是具体分的长短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