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媒体做文章内容的3种方式,你会更偏爱哪个?

自媒体做文章内容的3种方式,你会更偏爱哪个?

作者: 黄老官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08:55 被阅读0次

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倒人胃口的标题狗,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小编在算计,“这个标题会不会有人点”,“系统会不会判定我作弊?”,“用户看到后会不会分享转发”,没错,这就是一名编辑的日常。

每日三省吾身:写给谁看?看后会怎样?平台会怎样?

作为一名非专业传媒人员毕业,却在新媒体小编这行混迹4年,没人指导,没人说教,只为了完成编辑的工作,在这里就跟朋友们闲扯下内容应该如何做,分享下自己的见解。

黄羽最高一篇文章阅读量50万+,在知乎。标题为“离职应带走的5件东西,不然后悔的是你!”。被推送进热门,到现在还有持续不断的流量,而评论区一片大骂,竟然推送这么水的文章,哗众取宠,没有一点对的。

重新审视这篇文章,确实水分不少,从创作构思到成品1个小时不到,还要让我写出专业级别的干货文章,比要我命都难,因为创作一篇原创文章太难了,要有用,有趣更要有料。

而随便找一篇现成文章,作为素材,然后植入观点,丰富素材,创作实在太快了。所以去年这个时候创作了不少职场文章,干货很少,但阅读数据不错。

那么作为新媒体小编,上述创作内容的方式,也可借鉴。可获得写作的最初动力,找到写作的感觉。如何快速上手?我总结了3点。

第一,数据+群体+反差

比如“50岁男子带48岁妻子上下班,只为1000块钱!”有人物,有反差,有吐槽点,你可以根据每天新闻热点进行编辑,找到吐槽点,写成文章,必然会得到吃瓜网友吐槽。

再比如“对不起,我们只招35岁以下员工”,面向35岁左右群体的打工仔,超过35岁群体会感到愤怒,低于35岁群体会吐槽,最后观点肯定是积极向上,提示用户要自我提升。

这样目标就达成了,这种写作方式属于借热点+抛观点,内容创作简单,用户价值一般。根据过往数据,此类文章评论较多

第二,实用+数据+群体

比如“500强公司高管都在用的20个ppt模板,收藏了慢慢用”,PPT模板上班族上班工作,PPT模板再平常不过,可做PPT耗费时间,而有PPT模板成为他们的一大痛点。

类似的还有:“上班族变身自由职业的10个网站,小白也可以”,文章定位就是想要提升自己的上班族,10个网站,就是他们想要的实用资源。

实用性文章价值较高,尤其是全网稀缺的内容,最受平台和用户喜欢,根据数据分析,此类文章收藏量很高,但收藏了看不看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三,情绪+观点+事件

比如前几天10万+文章“她余额1429万,就有嘲笑打工人的资本了!”,细读这篇文章后发现,整篇文章情绪仇富济贫,讲的是富二代女去自家工地搬砖体验生活,却处处炫富。

文章情绪饱满,打击了炫富女的嚣张气焰,也从侧面暗示打工人转起来,不要让这样的社会乱象出现,不转不是打工人!

所以文章爆火,情绪+观点的文章最容易触动读者的敏感神经,结果就是引起转发和传播,共鸣与参与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上述三个点,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读者群体!

写文章不是做综艺,什么才艺都可以表演,而是面对什么群体,说什么话,读者是否获得价值。这个才是有价值内容的真谛。

热点文、实用文、观点文各有千秋,都在诠释对于用户的价值,热点文突出事件的讨论,实用文突出对用户的好处,观点文引发用户的认知。

对于内容编辑来说,苦练文章输出之外,应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内容创作,是否为用户带来价值,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行为。

而看透内容本质后,那些标题党、水文、仿佛也有了存在的必要,因为内容本身有一种东西吸引着他们点击,吸引着他们阅读下去。

以上就是对于内容创作的三个标题框架,因为时间有限,先更新这里,下次有时间讲下企业做内容的几种方式。我是上班族黄羽,分享自己成长职场运营经历,欢迎关注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媒体做文章内容的3种方式,你会更偏爱哪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itwktx.html